【征文】我曾是三线建设者

南山刍荛🍁445153024

<p class="ql-block">在我的人生履历中,有过一段引以为傲的经历——曾经是一名少年三线建设者。所谓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大规模战略大后方的建设。</p><p class="ql-block">1970年4月,初二上学期,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动员学生支援三线建设,按照学校要求,我因年龄太小,可以不去。但在学校动员之前,我看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电影。电影中农村青年艰苦奋斗、不惧困难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正值青春印痕之萌芽阶段的我。因此,我坚决要求去三线建设工地。老师看我态度坚决,就同意了。</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回家后,我跟家里的长辈们说:“学校要我们去支援三线建设,我已经报了名,过两天就要去工地了。”长辈们担心我太小,劝我不要去,我就谎称是学校硬要我们去的。长辈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出发的那天,我就在家里等去工地的老师和同学们。上午九时许,带队的曹老师在我家门前的公路上大声呼唤我的名字,听到声音后,我赶紧挑起行李,向队伍走去。我的行李非常简单,两只箢箕里分别装着小被子和咸菜罐子。</p><p class="ql-block">到三线建设工地有三十多里路。刚开始时,我跟同学们有说有笑,心里期待着早点到达目的地,像电影中的年轻人那样去工作、去奋斗,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p><p class="ql-block">暮春时节,阳光明媚,和风微拂,公路两旁的枫杨树枝在公路上空成功牵手,形成了一个绿色的隧道。走在隧道里面,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心中无比激动和兴奋。随着距离的延伸,肩上的行李担子越来越沉,腿脚也不断提出抗议。当走到一个叫裤子闸的地方时,我的脚脖子开始疼痛肿胀,曹老师见状,就接过了我的行李担子。</p><p class="ql-block">天快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时,曹老师对我们说:“按规定,你们要到各自生产队的工地去,与大人们一起生活,一起干活。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争当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随后,我就被人接到了我们生产队的住地。</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蒙蒙亮时,就吃了早餐。然后,我随大人们到了工地。工地在一条河的河堤上,河堤上长着很多杉树,杉树旁是一堆一堆的大石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大石头捶成三种规格的石子——粗碎石、中碎石、细碎石。这些碎石子是供318国道铺沥青路面用的。</p> <p class="ql-block">接着,工地负责人让我先看看大人们是怎样捶石子的。因只有我一个学生,工地负责人就没给我分配任务,只是说:“你不要到处乱跑,不要被锤子捶到自己,还要小心被石子砸到。”</p><p class="ql-block">看了一会儿,我就开始自己捶石头了。首先,我操起约十斤重的大铁锤,去砸大块的石头,一锤下去,石头上只显现出一个白印子,连砸数次,依然如此。谁知那由三根竹片制作的锤柄也欺负我,当石头的反作用力传到锤柄上时,它就毫不客气地咬了我几口,疼得我一会儿不停地甩手,一会儿不停的用嘴吹手,一会儿不停地“嘶—嘶—”。看来,我捶不了大石头。于是,我开始捶足球大小的石块,由于力气太小,还是砸不开。第三次,我就找拳头大小的石块来捶。学着大人的样子,我左手拿着一个用三角皮带制作的圈,右手先捡起一个石块放到圈里,然后,再用右手拿着约一斤重的铁锤,向石块捶下去。这时,拳头大小的石块应声破裂成大小不一的小块。接下来,我学着捶了粗碎石、中碎石、细碎石。在捶击的过程中,石子会偶尔的与腿部、手部、脸部来个亲蜜接触,让人躲闪不及。</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工地负责人心疼我,就安排我去伙房帮厨。说是帮厨,但大人们只要我往灶膛里添柴。</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给工地运给养的木船来了,工地负责人说:“南山,这里的事情不是你们小孩子干的,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天,也是支援了三线建设,回去吧!”于是,我跟船回了家。</p><p class="ql-block">虽然这次的支援时间不长,也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它磨炼了我的意志,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