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

孤独松

<p class="ql-block">文字:孤独松</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14974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梅雨季节,家里满是潮湿的气息。今天阳光正好,我拿出旧信晾晒,目光不自觉地聚集到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上。那是三十六年前,地女哥寄来的。我轻轻拿起信,指腹抚过那句“不能后退只能向前”,瞬间,如烟往事涌上心头。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村口那两棵残缺的板栗树静静伫立,宛如沉默的守望者,见证着从指缝间悄然漏下的阳光,如何被村人们的闲言碎语淬炼成尖锐的冰棱,直直扎进我单薄的衣衫。放学路上,形单影只的我,总能听到背后追上来的嘲讽:“看那个没妈疼的……”那时, 每一个字都像尖锐的钢针,毫不留情地刺在我脆弱的心上。</p><p class="ql-block">1988年秋,清晨的风已有丝丝凉意,我背着简单行李,跟在姑父身后,走进宁都师范的校园。当入学手续办妥,在校门口送别姑父的那一刻,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心中涌起强烈的不舍与无助,鼻子陡然一酸,泪水便簌簌往下掉。两旁的柏树泛着冷光,微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每一声响动,都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那是我三岁时母亲离世最后一刻,流着泪喊我乳名的声音。那一刻,对亲情的渴望如潮水般涌来,我迫切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注与祝福。</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忘记了曾经遭受的冷眼,在一个月色如水、万籁俱寂的深夜,提起笔,饱蘸蓝墨水,摊开信笺,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开始给父亲、四位亲叔、五位堂叔、三位堂伯父写信。每一封信,我都仔细地折三折,就像把满满的心事,小心翼翼地折成一只只承载着希望、能够飞翔的纸鹤。给只会握锄头、拿不动笔的父亲信中,我写满了“早点回家、注意身体”的叮嘱;给担任乡财政所所长的大叔信里,我忍痛删去请求帮助的字句;给圩上做生意的四叔信末,我郑重地添上一句:“冬至时,请到我妈的坟头,替我插几柱香,烧几张纸。”</p><p class="ql-block">当邮筒 “咕咚” 一声吞下我第十三封信时,窗外的梧桐悄然飘落了第一片黄叶。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习惯了在食堂打饭时,装作不经意地路过收发室;每次进教室时,满心期待着我桌面上能像同学们那样,堆满来自亲人朋友的信件。可是,一周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我的桌面始终空空如也!就这样,第一个学期在我的期待与失望中流逝。</p><p class="ql-block">春季返校后,看着同学们如雪花般飞来的信件,我既羡慕又心有不甘。思量再三,既然至亲无暇顾及,那就写给关系稍远一些的人吧。于是,我花费几个晚上,精心给四五个堂兄分别寄去了饱含深情的信件。在信里,我细细描述了学校的生活,还有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他们的深深思念,满心期待能得到回应。</p><p class="ql-block">大概半个月之后,我的桌面竟然躺着一封信。对他人回信已不抱希望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走近座位,使劲揉揉眼睛,见到信封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的心瞬间狂跳着,仿佛就要从胸腔里蹦出来。看着信封上落款处的地址,我知道,这是“地女哥”寄来的!</p><p class="ql-block">地女哥从外地迁来,租住在村里。他是赣州市电机厂的工人,在农村结婚生子,育有三个女儿。为了撑起这个家,他常常在单位和家之间奔波。因为同姓陈,按辈分我们是平辈,他名为地女,年龄比我大,平时又很关心我,所以我亲切地喊他地女哥。真没想到,第一个给我回信的竟然是他!</p><p class="ql-block">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刹那间,油墨香气扑鼻而来。信的篇幅不长,可我却捧着读了整整一个上午。“相互鼓励是不分大小老少的” 这十二个字,仿佛带着神奇的力量,让我突然失重一般,跌坐在凳子上。信里,他竟然一一回复了我向他求助的问题。信的末尾,还特别说明了回信迟的原因,恳切地请求谅解!这是一封饱含着怎样真诚的信啊,这份情谊,远胜一众至亲,我怎么可能会怪他呢!</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这封信便成了我枕下温柔的月光,照亮我无数个孤独而漫长的夜。每当生活的压力把我逼到墙角,让我近乎窒息时,那力透纸背、充满力量的 “不能后退只能向前”的鼓励话语,便会从字缝里缓缓渗出融融暖意,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每当夜里失眠时,我就依照地女哥信中所说的方法,去做些体力运动,然后深呼吸,神奇的是,这一招有时还真的很管用。</p><p class="ql-block">这封信,可以说是在我人生至暗时刻,所遇的那束人性光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情谊无关血缘的亲疏,而在于那颗愿意在他人困境中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关怀的心。这份温暖,已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宝藏,激励我在往后人生中,也以同样的善意,去温暖他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你发什么呆呀?”妻的问话将我拉回现实。看着一封封已晒得略有些卷曲的信,我知道,我已在温暖的阳光下站很久了。</p><p class="ql-block">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三十六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地女哥已驾鹤仙去,我的头发里也悄然掺了银丝。但每一个梅雨季,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把信笺拿出来晾晒。看着泛黄的信纸上,那些依然清晰的字迹,恍惚间,它们化作一只只轻盈的燕子,年复一年,衔来三月的柳絮,给我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