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与黄浦江,是哺育和滋养上海成长发展的两条河流,被比作上海的母亲河。<br> 苏州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俗称,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二大河。<br> 吴淞江,属于太湖水系,发源于苏州吴江区太湖的瓜泾口,由西向东经过苏州、昆山进入上海,在外滩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br> 在上海市境内的苏州河,长53公里,其中在市区的部分约24公里。<br> 苏州河,曾经又黑又臭过;苏州河两岸,曾经又脏又乱过。<br>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现在的苏州河,河水又变清了;苏州河两岸,几十公里的绿化景观带已经开通。苏州河,变成了上海的景观河、成为了上海优美的城市景观带。<br> 屈指算来,一生中有60几年在离苏州河一箭之遥的地方居住,有40几年在苏州河畔的研究院工作,所以,可以说我是亲眼目睹了苏州河越变越美的。新一年里,有兴漫步苏河两岸,走走看看拍拍苏州河,从外滩河口开始Citywalk,能走多远就走多远。<br> 今天是开篇,玩转苏州河最美的东段。我说的苏州河东段,是从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长约900米,岸北是虹口区,岸南属黄浦区。这里是上海租界乃至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起点,沿线保留着一批建于上世纪的优秀历史建筑,随着浦东高楼群拔地而起,这里又成了观赏陆家嘴天际线和外滩旖旎风光的理想之地。<br> 最近看到报道:2月11日和17日,市政府分别批准了“黄浦江沿岸地区功能融合发展和空间品质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年)”和“苏州河沿岸地区整体风貌与开放空间提升专项规划(2025-2035年)”,其中,苏州河规划范围为东起河口,西侧由外环以内向上游拓展,经虹桥商务区、至嘉松北路和嘉松中路,河域全长约33公里。新一轮规划的实施,使一江一河沿岸的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期待,浦江和苏河两岸更加多元多彩,滨水空间更加时尚美丽。<div><br></div> 01<font color="#ed2308"> 苏河第一桥,外白渡桥,</font>它是由东面起算,也就是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起算的第一座桥。<br><br> 02 外白渡桥,两孔,总长107米,宽15米,1907年12月29日竣工,次年1月20日通车。2008年4月,外白渡桥除桥墩外被整体拆下,送往上海船厂大修,2009年3月装回原地。<br><br> 03 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也是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br><br> 04 苏州河口第一座桥建于1856年,名威尔斯桥,是座木桥,过桥要收费。1873年在下游处建第二座桥,因毗邻外滩公园称花园桥,百姓则称其“外摆渡桥”,有一说后因民间口误读成“外白渡桥”,另一说是因不收费,因此是“白”渡。<br><br> 05 上海大厦,高78米,是1934年落成的豪华酒店,原名百老汇大厦。1996年,百老汇大厦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br><br> 06<br><br> 07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矗立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塔身建在直径为56米的圆岛上。<br><br> 08 纪念塔塔高60米,形态如江中涌起的三股浪柱汇于高空,象征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牺牲的人民英雄,他们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br><br> 09 河滨绿化带里的红花绿草,色彩缤纷。<br><br> 10 河边的休闲平台,环境舒适优美。<div><br></div> 11 夜晚的苏州河,静谧,柔美。<br><br> 12 外滩源,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河口段的南岸,主要建筑包括原英领馆主楼和官邸、原教会公寓、新天安堂、划船俱乐部以及公共绿地、亲水平台和地下空间等。<br><br> 13 被定名为外滩源1号的原英领馆主楼,1849年始建,现存的是焚毁后于1872年重建的建筑,是外滩现存最早的完整建筑。<br><br> 14 原英领馆主楼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96年随外滩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br> 15 原新天安堂,又名联合礼拜堂,始建于1886年。<br><br> 16 照片右边是原教会公寓,1899年竣工,曾为新天安堂神职人员宿舍,2015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br><br> 17 原划船俱乐部,建成于1905年,由会所、游泳池和船库三部分组成,现只留下了中部的会所建筑和游泳池门楼。<br><br> 18<br><br> 19 河边的观景道。<br><br> 20 <font color="#ed2308">苏河第二桥,乍浦路桥,</font>北连乍浦路,南接虎丘路,长72米,宽17米,三孔钢筋混凝土桥,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1 1873年在此首建造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中国人称头摆渡桥;当时外白渡木桥刚建成,为区别故又称二摆渡桥。1927年,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并命名为乍浦路桥。<div><br></div> 22 <br><br> 23 乍浦路桥,背枕上海最具现代色彩美丽风光的画卷,因此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和婚纱摄影地。<br><br> 24<br><br> 25<br><br> 26 北岸北苏州路上的休闲茶座,略带几分浪漫。<br><br> 27<br><br> 28<br><br> 29 乍浦路桥南堍的光陆大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br><br> 30 光陆大楼,建于1928年,楼的造型成扇形,原为光陆大戏院,放映英美电影和演出西洋歌剧,还有舞厅和酒吧,解放后改名曙光剧场。<br><br> 31 光陆大楼外墙上的灯光秀。<div><br></div> 32<div><br></div> 33 <font color="#ed2308">苏河第三桥,四川路桥,</font>长71米,车行道宽12.8米,人行道各宽2.7米,三孔钢筋混凝土单悬臂梁桥,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br><br> 34 四川路桥,曾名里摆渡桥,俗称邮政局桥;1860年建浮桥,1878年建木桥,1883年重建新木桥;1922年建成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桥。<br><br> 35<br><br> 36 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1924年竣工,曾是我国最大最早的邮政局,现为邮政博物馆。邮政总局大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br> 37 标志性的巴洛克式钟楼上有二组群雕,这组群雕三人分执火车头、铁锚和通讯电缆模型,象征铁路、海运及邮电通信等交通通信事业。<br><br> 38 当年常有儿童在这转梯上奔走玩耍,其中也有未来的Zhou老师。<div><br></div> 39 <div><br></div> 40 <div><br></div> 41<font color="#ed2308"> 苏河第四桥,河南路桥,</font>长111米,宽29米,5孔拱形连续梁桥。<br><br> 42 这里1843年设置渡口,人称三摆渡,1875年在此首建木桥,名三摆渡桥,因桥北建有吴淞铁路,市民将河南路称为铁马路,其桥遂称铁马路桥,又因桥北堍建有天后宫,又俗称天后宫桥。1927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2006年老桥拆除,新桥于2009年建成通车。<div><br></div> 43 <div><br></div> 44 <div><br></div> 45 <div><br></div> 46 <div><br></div> 47 <div><br></div> 48 河南路桥北堍的河滨大楼,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35年由沙逊投资建造,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为当时上海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公寓住宅楼,有远东第一公寓的美名。<br><br> 49 由于征地原因,大楼地处一块东宽西窄的狭长地带,设计者巧妙地设计成呈枪状的S形平面,同时解决了通风采光问题。<br><br> 50 苏州河东段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可玩赏之处众多,因为已经有《外滩历史风貌区》系列的多篇文章,不再多述。<br><br> 51 九曲十八湾的苏州河在上海市区的流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