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博物馆

虎跑泉

<p class="ql-block">铜陵市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八宝路1506号,西湖湿地公园东岸。</p><p class="ql-block">铜陵市博物馆新馆自2014年12月12日开始免费开放,总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该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铜陵市博物馆有藏品12049余件,有珍贵文物903件/套,其中一级藏品15件,二级藏品27件,三级藏品498件。其主要功能为承载铜文化展、铜陵区域文化展等各类展厅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宣传、教育等。</p><p class="ql-block">铜陵市博物馆外形以铜陵出土的青铜器——春秋兽耳鸟纹鉴为设计原型而建造,其圆形铜幕墙由近3000平方米的菱形青铜板拼装而成,用铜达50吨,为中国最大的单体装饰铜幕墙。</p> <p class="ql-block">铜陵市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馆舍主体建筑为4层,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文物库房2000平方米。铜陵市博物馆开放了《万世吉金 铜都铜蕴》基本陈列、《陶风瓷韵》陶瓷展、民间收藏展、铜都铜工艺品精品展以及枞阳历史与文化特展等5个展览。馆内展陈主体为铜文化,并辅之以陶瓷展、2个临时展厅和青铜鉴展厅。铜文化主要由青铜文化主题展、惠世天工铜工艺精品展组成。青铜文化主题展通过铜开采、冶炼等场景的再现、历史文物的陈列,以及多媒体的展示等,全方位展示铜陵在青铜文明史,铜文化发展以及铜产业兴盛与未来的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饕餮纹爵:</p><p class="ql-block">商代前期(前1600—前1300年),通高23厘米,流至尾长19厘米。</p><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出土。</p><p class="ql-block">爵为直壁平底,菌形单柱,柱顶饰涡纹,三角锥足,腹部饰饕餮纹,上下一周连珠纹,以弦纹为界栏,饕餮纹以鼻梁为基准线,两边为对称的目纹。</p> <p class="ql-block">饕餮纹斝:</p><p class="ql-block">商代前期(前1600—前1300年),通高33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14厘米。</p><p class="ql-block">1983年12月铜陵县西湖乡童墩村出土。</p><p class="ql-block">侈口,高颈,鼓腹,颈腹分段,双菌状柱,柱顶饰涡纹,平底,空三角锥足,有鋬。腹部与颈各饰一周饕餮纹,上下对称,共三组。</p> <p class="ql-block">龙柄盉:</p><p class="ql-block">西周(前1406—前771年),器高18.2厘米,口径12.6厘米,柄长18厘米。</p><p class="ql-block">1979年10月铜陵县钟鸣镇出土。</p><p class="ql-block">上部盆形敞口,下部鬲形,短流。鋬曲长,顶部为龙首,呈回顾状。颈部饰一周变形窃曲纹,三袋足。整件器物构思巧妙,造型别致,一改中原铜器雄浑凝重的风格,给人以活泼生动的愉悦感受。</p> <p class="ql-block">鸟盖兽耳盉:</p><p class="ql-block">春秋(前770—前476年),通高27.1厘米,口径13.9厘米。</p><p class="ql-block">1971年铜陵市火车站基建工地出土。</p><p class="ql-block">球腹,三蹄足,腹部饰有蟠虺纹和弦纹,并有两道对称的扉棱间隔,环形双耳,耳为兽面。</p><p class="ql-block">盉盖中央伫立一鸟,圆眼尖喙,双翅并拢。这件器物整体造型活泼生动,与传统的中原青铜器庄严厚重、规矩严谨的风格大为迥异,是春秋中晚期南方青铜器清新活泼风格的典型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铜陵市博物馆是以铜文化为主线,全方位展示铜陵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中地位、展示铜文化发展以及铜产业展望的专题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