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谢公足迹,漫游灵运公园----谢灵运主题公园导游

楠溪江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问永嘉人,谢灵运主题公园在哪?多数人并不知道。即使是在上塘生活多年的人,也云里雾里不知所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公园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谢灵运主题公园又称龙山公园,也叫过绿嶂山公园,永嘉人更熟悉的另一个名字:浦东电视塔。公园的范围,包括浦东村后山和石介下村后山的所有山场、田地、果园等。</p> <p class="ql-block">  在永嘉县城环城北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的绿嶂山脚,此处就是公园正入口。另有浦东村祠堂附近、东城街道办事处附近、上塘孝佑宫后方、原啤酒厂与山洞口之间步道、原啤酒厂与寺前村寺之间步道五处入口。至于三元堂村、水碓湾村,因崇山峻岭、山野荒径,不作为入口使用。</p> <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来了:此处这么陡峭的山,为何叫谢灵运主题公园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公园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  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贬任永嘉太守。据史料记载,他经始宁(上虞),转富阳、桐庐的七里濑等地,行舟顺流南下,历经数月才抵达永嘉郡。谢灵运很快就将官场上的失意抛诸脑后,沉浸于永嘉山水之间。绿嶂山、石室山、石门、北亭、白岸亭……谢灵运诗中描绘的每一处永嘉山水胜景,都随着他的诗篇名扬四海。《南史.谢灵运本传》记载:“每有一诗至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间士庶皆遍,名动都下。”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诗界巨匠,也都成为谢灵运的“铁杆粉丝”。作为历代诗人寻找中国山水诗“诗魂”的溯源之地,他们有的远寄幽思,隔空仰望;有的抱着对谢灵运的尊崇,来到永嘉山水之间寻踪怀古。永嘉“中国山水诗摇篮”的地位由此奠定。</p> <p class="ql-block">  写于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春的《登永嘉绿嶂山》,提及的绿嶂山,最是没有争议的一处。谢灵运曾登此山,在龙山之巅挥笔写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永嘉绿嶂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公园徒步漫游</p> <p class="ql-block">  从公园的正门入园,拾级而上,只见一座谢公岭牌坊立在古道入口,上书“岭上多白云,三百里溪山宛似桃源仙境;池塘生春草,数千年人物还看谢客风流”等多副对联,让人顿生崇敬。而传说中的谢公屐,据称就是谢灵运在登临绿嶂山时自创的。</p> <p class="ql-block">  过谢公岭牌坊不远,有岔道可以二选一。右行水泥路面硬化,适宜慢游热身,因到达电视塔山顶,一般人体力吃不消,先慢游一段时间也比较合适。当然,对于户外爱好者,基本上是选择左边直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行水泥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行古道</p> <p class="ql-block">  抵达茶园管理房,这里有三条分路。一是右转去龙山,一般速战速决的日常徒步运动,我经常从这里过去,从龙山杨府爷殿下来,完成一个小环线。二是左边大路,车可以通行,至半山腰停车坪。三是中间沿指示牌所示古道上行,这也是大家普遍选用的。</p> <p class="ql-block">  过管理房后,古道曲折,上行一段都是农耕田地,左侧山脊有多座山间木屋别墅(未对外营业),右侧可遥望楠溪江及东城城郊村庄。</p> <p class="ql-block">  过第一个山脊,走一段完全平坦的古道,中间处又有三处分路:右转陡坡下往石介下啤酒厂出口,左侧有小路通往木屋别墅,通常都是中间古道继续前行达到休闲广场。</p> <p class="ql-block">  到此处休闲广场,一般都会作短暂休息。在这里举行一些文体娱乐活动,或歌或舞都是不错的所在。不过,不得不提醒各位看官:目标电视塔,看着就在眼前,但登山可以说还没正式开始,后面的任务接近还有五分之四,至少至少还有三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陡峭崎岖的古道山路,从这里正式启动。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你可以就此停住。当然绝大多数会选择继续挑战自我,向第二级目标----蓄水池挺进。</p> <p class="ql-block">  此处又有两条岔路:直行经杨梅采摘园,然后一路下行到石介下啤酒厂出口;左行继续登高,到达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行去杨梅采摘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行继续登高</p> <p class="ql-block">  蓄水池这里又有两条岔路:通常多数人选择左边上陡坡,争取短时间去往山顶;本人喜欢右行去欣赏更广阔的山场和峡谷。</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了一段稍陡的石径后,眼前豁然开朗,耳际轰然而鸣。只见远处山际间一条白练直挂前川,呈现在我们面前。溪流沿峭壁倾泻而下,拍打着石崖,发出巨响,那飞溅出的水花细流,时散时聚,周而复始。最终归结到一方碧潭之中。这飞瀑碧潭,给一路单调的青山绿树之美增添了丝丝活气。</p> <p class="ql-block">  到此,你又有三种道路选择:一是右侧沿山峰下山,一路下行到石介下啤酒厂出口;二是过溪涧,穿越密林,沿另一山脊一路下行到寺前村方向出口;三是向左沿山峰继续登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侧下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间过溪涧去寺前出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左继续登高</p> <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山岭,长长的古道,古朴的木亭,掩映在蓝天白云下,偎依在青山绿水间,仿佛展现出一幅唯美的水墨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正当你感觉呼吸困难、精疲力竭之际,前方那石筑的寨门,不经意间跃入眼帘,往往给你带来一阵惊喜。各种拍照,各种歌唱,各种嬉水,各种美食,这里似乎成为繁华闹市。靠着石寨门,迎着阵阵凉风,静听山谷溪水的哗哗声,尽享着这山林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未到过电视塔的人,到寨门这里以为差不多到顶了,因为抬头望,电视塔就在眼前,似乎举手就可以触摸到了。作为一名几乎每年正月初一必走电视塔的痴迷者,本人不得不再次提醒各位看官:目标电视塔,看着就在眼前,但更为艰难的登山还在后头,后面的任务至少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经过放松休整,你一定要对自己的体能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估,然后确定是要继续冲顶还是逃兵撤退。真的逃兵撤退也不丢人,因为说来登电视塔的人,十有八九到此撤退。当然希望你是其中的十之一二,跟随我的指示,继续向顶峰冲击。</p> <p class="ql-block">  寨门这里继续冲顶的路有三条:左侧道路漫长,一般都是留着等会儿登顶后回程走;右侧泥路,相对平缓,适合体能稍显弱而有志登顶者;但真正的勇者,都是选择穿过寨门直行上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行林间小路</p> <p class="ql-block">  过了石寨门,走着走着,感觉树木愈来愈密,色彩愈来愈绿,而瀑布声也是越来越响。先是一阵“哗哗”声,接着便像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山谷,只觉得此时的绿嶂山只剩下瀑布在吟唱。飞瀑流泉,喧闹而下,越过石块,钻过石桥,又一下子文静在绿潭里,深情在山谷间,映衬在蓝天白云下,一切是多么秀气与清幽。难怪康乐公发出"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山越来越高,路也越来越陡。渐近山顶,登山越发吃力起来。此时更需走走停停,时而休息片刻,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让劳累的双腿得到轻松。把脚步放大,把目光放远,山顶高耸的电视塔成了我们最终登顶的目标,在"无限风光在顶峰"的激励下,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跨过最后一段陡哨的黄泥路,你就终于站在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置身海拔742米的鸟浦尖之上,临风而立,远处群山连绵,峰峦叠翠。俯视永嘉大地,县城上塘呈现着新城镇的日新月异,楠溪江蜿蜒如蛇直奔瓯江而去。再远处瓯江南岸,温州的世贸、置信大厦等高楼时隐时现,恰似海市蜃楼,展现着瓯越大地的一派繁华。</p> <p class="ql-block">  穿过电视塔底,沿着山脊小道下山, 用石块铺成的蜿蜒的山道,又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一路下行,回到寨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几点建议</p> <p class="ql-block">  1、登顶电视塔需要较强的体能,上行时间最快的约40分钟,一般的人约1.5小时,如有拍照、团队活动,建议考虑2-3小时。下行回程一般1小时。路上要自备食品和饮用水。</p><p class="ql-block"> 2、虽然山道基本都是条石,路况不错,但山脊、溪涧险峻,不鼓励独自登顶,建议组队慢行,且不要到悬崖处拍照。</p><p class="ql-block"> 3、此公园范围极广、面积极大,几个出入口之间距离甚远,建议外地来的驴友不要轻易从不同的入口出来。</p><p class="ql-block"> 4、谢灵运主题公园不同于一般的休闲公园,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好将诗词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然而除了正门入口一处简单介绍外,谢公岭一直到电视塔山顶,至今没有谢灵运相关文字介绍,主题宣传不够突出。整个公园也没有游览图,山上岔路指示牌几乎没有,陌生游客经常晕头转向,觉得就是野外爬山而已。建议公园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建设,使之与谢灵运主题相符、与公园相称。</p><p class="ql-block"> 5、温州市在2004年审批通过《谢灵运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决定在会昌湖畔建设“谢灵运主题公园”;导航显示,瓯海区南白象街道有“谢灵运公园”;而百度有文章把楠溪江水岩景区的灵运仙境、灵运仙洞误做“谢灵运主题公园”来介绍。未做功课的驴友,很有可能被误导。如果你有缘看到我的文章,那你还真的有福气了:到永嘉正宗的“谢灵运主题公园”,你可以导航到“永嘉县城环城东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