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新年走闽粤(47)

又一村

<br>【又一村】摄途漫笔<br>  《乙巳新年走闽粤》(47)<div> <font color="#9b9b9b"><i>——2025.2.5</i></font></div><div><br><h1><b><font color="#167efb"> 廿二. 海滨邹鲁潮州城(8)</font></b></h1></div> <font color="#167efb"><b><br>【英歌魂】<br></b></font><br> 尽管白天走的很累了,但是还是经不住英歌舞剧场门口广告的诱惑,晚上还是想去拍些英歌舞的场景。尽管在街上看过两次英歌舞的表演,但乱哄哄的,感觉英歌舞在舞台上应该还有更精彩的演绎。好在出了“萼庐”10分钟就到了剧场。白天路过时都踩过点了,表演时间45分钟,票96元一张,65以上的老人半票。进去后感觉这剧场有点像茶馆,放着十几张方桌,观众都围着方桌旁的长条板凳而坐。<br><div><br></div> <div><br></div> 台上7个穿着戏服的演员,每人拿两根短棍摇头晃脑,跟着锣鼓声先是跳了群舞,接着每个人表演一段,中间让观众猜他们的扮演的是《水浒传》中的什么角色?他们饰演的是梁山好汉,有时迁、白胜、关胜、林冲、孙二娘等。每个演员的脸谱都画得夸张生动,色彩浓烈,线条刚劲,眉眼间透着英气与豪迈。身着绚丽多彩的传统服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div><br></div> 这样弄了约20分钟,就开始教剧场里的观众,主要是小孩跳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教了10分钟后,请大人小孩上了台一起跳英歌舞。<br><div><br></div> 这和我对英歌舞的期望完全不一样,令人大失所望。这也让我明白:其实英歌舞也就是看个热闹,感觉到真正的英歌舞应该是大街上看的,看的是一种气氛,一种热闹。场子里看到的纯粹就是捣糨糊了。我看的是8点-9点的一场。但9点过后还看到有不少观众买了票进场观看。其实演出什么是无所谓的,看个热闹就好。 <br><font color="#167efb"><b>【牌坊街夜色】</b></font><br><br><div> 演出结束后还是上牌坊街走了半个小时,主要还是领略一下潮州牌坊街的夜色。还是春节期间,但牌坊街并没有春节红红绿绿的彩灯,除了树枝上挂了一些灯串和闪亮的灯牌外没有等春节那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尽管已是晚上九点,但街上的游客还是人来人往,一座座高耸的牌坊,在泛光灯的照耀下比白天看到的更立体更有层次感,还有点金碧辉煌的感觉。</div> <div><br>  许多商店还都亮着灯,但高大上的店铺里面都冷冷清清的。潮州不愧的“美食之都”只有那些美食餐厅和白天一样还是热气腾腾。街边游客还是喜欢坐在马路边拿个小椅子上弄些烧烤小吃之类的,使这南方的冬夜充满了暖暖的烟火气。<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