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桂湘春游记(40)——南岳大庙

理上往来

<p class="ql-block">南岳庙,又称南岳大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南岳庙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始建于隋代,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落,素有“南国故宫”之称。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现在98500平方米的规模。</p><p class="ql-block">南岳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庙内两侧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南岳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AAAAA景区。</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里朝拜的信众很多,可以说是人头攒动,热情高涨,信仰的力量真是无限。</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著名的南岳大庙圣帝殿,88年时它曾经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大殿建筑。现在全国各地新修不少寺庙,排第几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摸顶、摸画、摸吉祥物。可以理解这一切都是为了祈福,都希冀自己及家人吉祥如意,财源滚滚,幸福长寿。</p> <p class="ql-block">明代刘献《重修南岳庙记》载:“舜居社,南巡至南岳如岱礼,言祀觐之礼如岱也。禹受禅若帝之初。兹山之祀可推。周制:六年王时巡诸侯,朝于方岳。当时岳有明堂,为享帝尊亲之所,礼特隆焉。历汉而唐,极祀不衰。”这里的明堂应该就是南岳庙宇的前身。</p><p class="ql-block">南岳庙本在祝融峰上,为方便国(皇)家祭祀与民间朝圣,隋代移至山下。</p><p class="ql-block">据《南岳志》记载,唐初,建司天霍王庙;开元十三年(725年),由唐玄宗诏建南岳真君祠;开元十五年(727年),南岳庙受特大火灾,其后陆续得到修复;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封南岳真君为司天王,于是庙制按王宫规模增修,至唐肃宗时(711~762年)即有相当规模;贞元年间(785~805年),开始称为南岳庙,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宋开宝九年(976年),诏修南岳庙;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赵恒,加封南岳司天王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因此其建筑形制亦“由王升帝”“拟然帝居”,从此成为一种“定制”,并沿袭下来。</p> <p class="ql-block">参观南岳大庙两种感受最令人印象深刻。一种是宏伟的建筑;另一种便是热情高涨的信众。 有一份大数据统计说,南岳大庙居全国同类景区收入的第4名,每年达到3亿多元,如果加上信众在这里的供奉以及其它香火支出,总体收益应当非常可观。</p> <p class="ql-block">信仰成为一种产业,南岳大庙周边,几乎全是卖这些祭祀用品的商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