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好书法者,常写老子《道德经》的章节和名句,确切把握其意涵,对书法创作很重要。最近,读了谢彦君先生刚刚写的《老子引归》,对常被误读误解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读。我读了之后,有豁然开朗之感,以前的疑惑和朦胧顿时烟消云散。今拟秦简笔意书写《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并附上《老子引归》的相应译文,供爱好者参考。</p>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放大 《老子引归》译文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道德涵养淳厚的人,就好像初生的婴儿,毒蛇不咬,蜂蝎不蜇,鹰隼不抓,猛兽不扑。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却能握得紧紧。虽然不懂男女交合之事,但小阴茎却能勃然翘起,这是由于至精至纯达到极点。即便整天嚎哭,声音也不会嘶哑,这是由于元气顺和达到极点的缘故。知道类似这种有关“和”的道理,便得到了相关的“常理”;但只有彻知这些“常理”,才可以进入彻悟妙道的境界。其他诸如所谓“益生曰祥”,所谓“心使气曰强”,所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等等,皆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