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新年走闽粤(45)

又一村

<div><br></div>【又一村】摄途漫笔<br> 《乙巳新年走闽粤》(45)<br> <font color="#9b9b9b"><i> ——2025.2.5<br></i></font><div><br></div><h1><font color="#167efb"><b> 廿四. 海滨邹鲁潮州城(6)</b></font></h1><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 <font color="#167efb"><b><br>【开元寺】</b></font><br><br><div> 如果是从韩江边上广济楼城门进古城的,那么直行200米左右就到了开元寺,游览过开元寺再进牌坊街。但是我们是从太平街进入牌坊街的,所以走过了最后一座牌坊,右手边就是开元寺。</div> <br>  攻略介绍:潮州开元寺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誉,足见其丛林地位非同凡响。该寺院的建筑风格留存着唐代的平面布局,方正工整,主次分明。同时又融合了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建筑艺术,宛如一部历史长卷。主轴线上依次有照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右侧有地藏阁和大悲殿;左侧有观音阁,从而形成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div><br></div> <br>  潮州开元寺是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div><br></div> <br>  开元寺并没有高大的钟鼓楼,在天王殿石经幢的旁边有一钟亭,内悬一口大铜钟,重达3000余斤,高约两米,直径一米有余。这口钟是宋代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由潮州金刚经社铸造并供奉于开元寺的。<div><br></div> <br>  尽管也是名列全国四大的潮州开元寺,但和去年去的泉州开元寺要差一个档次了。这里寺庙建筑的规模要小得多,而且没有偌大的寺庙园林。我见到的潮州开元寺好多庙殿都用栅栏围着正在装修。主轴线上的照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都不能进去。左侧的观音观音阁也在装修,右侧的藏经阁只能门口张望一下进不去。不过大多的游客都是看个热闹,我到寺庙也主也是拍些建筑,大殿里众神我抱着敬畏之心是不拍照的,进不去也就罢了。所以里面只走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印象不深。 <br>  出了牌坊街就是城墙了,沿着古城墙向广济楼走去,路经一座白墙黑瓦的高墙深院,门口两个隶书的大字有一个竟不认得,不管什么园先进去一探究竟。见墙上的介绍才知,这是颇有名气的“颐园”。<div><br></div> <br>  这座始建于清末民初的潮商宅院,以 “小巧玲珑、移步换景” 的岭南园林风格,承载着潮汕商贾的处世哲学与审美意趣。这园林里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颇有江南园林的感觉,和刚才牌坊街又是另外一副模样。尽管这建筑也有100多年了,但看现在的模样估计也是近年来翻修一新,已不见了往日的痕迹。弄得一帮打卡美人,头戴簪花,搔首弄姿拍着照片。<div><br></div> <br><br>  在颐园内还发现了潮籍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学术馆,里面展示了先生生平事迹、学术著作、书画作品,只是偌大的展厅,除了几个孩子在里面打打闹闹不见有其他参观的游客。冷清清的可惜了。<br><div><br></div> <div><br></div><div>谢谢观赏</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