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乌达盟(现赤峰市)文物选辑(第一篇)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昭乌达盟文物选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前 言 </b></p><p class="ql-block"> 昭乌达盟(现赤峰市)地处辽河上游,历来是中原地区通往我国北部边远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古代中原文化和东北各族文化频繁交流和经常接触的地方,在沟通南北文化中起着桥梁作用。</p><p class="ql-block"> 解放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我盟清理、发掘、征集的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数以万计,其中不少是稀有的珍品,说明我盟虽然地处塞北草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古代文明。</p><p class="ql-block">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之一。近年来我们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又发现了许多新的遗址和墓葬。小河沿遗址和大南沟墓群的发掘,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文化不仅和中原地区原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也有着自身的特点。“红山文化”从赤峰红山后的发掘,到石羊石虎山、小河沿、大南沟墓葬和遗址的相继发现,为研究“红山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并为它们之间的发展序列填补了某些空白。</p><p class="ql-block"> 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我盟发掘并在考古学上被命名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夏商时期的重要文化。在两河流域多次发现的遗址墓葬和遗物,是研究北方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近几年在敖汉旗大甸子发现了数以百计、保存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通过发掘获得了大批珍贵文物,生动揭示了它和中原文化的直接关系,充分说明我国商代政治、文化已经远远超越了长城以北。</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我国即已形成了多民族的、统一的、具有广阔疆域的封建国家。保存在今昭盟境内的战国一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的铁权、陶量的出土和新莽始建国元年钱范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秦汉时期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的国家。商周以来,今昭乌达盟就是我国北方古燕、东胡、匈奴和乌丸、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族长期活动的重要区域,他们对我国北方的开拓都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昭乌达盟(赤峰市)发现的春秋时期青铜器是东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一九六三年宁城南山根青铜器墓的发掘,近年又有新的发现,而且远在西拉木伦河以北也发现了青铜器文化遗物。</p><p class="ql-block"> 契丹族世居我盟两河流域,在辽政权统治的二百余年间,这里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辽代文物尤为丰富。这些文物生动说明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成员之一,契丹文化和汉族文化有着直接联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蒙古民族也是我国古代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作为“一代天骄”的元帝国,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发展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清朝统治者对北方蒙古族采取了“和亲”政策,对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抗击沙俄侵略,维护祖国统一是有积极作用的。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发生、发展的过程,认真整理并研究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为了满足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昭乌达盟文化古迹情况的要求,并给有关研究者提供一些考古资料,我们选择了昭盟地区出土的历代有代表性的文物,编写了这本《昭乌达盟文物选辑》。</p><p class="ql-block">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文物出版社、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博物馆和盟内各旗、县(市)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意。</p><p class="ql-block"> 作为地区一级的文物部门编写这样的材料我们还是第一次,书中错误缺点一定难免,望广大读者和专业工作者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窑遗址全貌(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翁牛特旗山嘴子公社上窑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洞穴外景(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洞穴在上窑村北老虎洞山山顶的石崖下,成半圆形,洞高3.5米、宽9米、进深6.5米。崖高25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窑洞穴附近采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窑洞穴附近采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彩陶罐(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峰市蜘蛛山遗址出土。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原内蒙工作队发掘。遗址的早期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类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陶钵(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峰市蜘蛛山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灰陶罐(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敖汉旗长胜公社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陶双耳罐(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翁牛特旗红山水库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犁(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赤峰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磨盘、石磨棒(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灰陶直腹罐(富河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出土。1962年科学院考古所原内蒙工作队发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彩陶鸟形壶(红山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翁牛特旗大南沟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昭乌达盟文物选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