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浜路上“郁良心”故事(下)

繆新亚

时局突变,郁家一拆为二 <p class="ql-block">郁家本来风风光光在上海老城厢方浜路上做着良心的中药生意,和政治,和台湾没有半毛钱关系,意想不到,由于郁元英的一个念头:让团团聚聚的郁家人,突然分居大陆台湾两地,几十年里,海天茫茫,从此郁家经历了鲜血淋淋的生离,还尝到了锥心泣血的死别;一次选择:无意中违背了郁家不从政的家训祖条,郁家本和台湾没有任何纠葛,由于郁元英的偶尔的商务活动,不但和台湾扯上了关系,还意外地成就了一位“政治奇才”——郁家最小的儿子郁慕明(世称小诸葛“郁十七郎”)。</p><p class="ql-block">那是1948年,郁元英一为拓展“郁良心”堂的业务,二为弘扬国药,赴台湾参加一个博览会,本想让二儿子郁慕渠和女儿郁慕南随身同行,结果因为临行前,二儿子知道要随父亲去台湾,竟将书包送人,一心想去台湾“疯玩”,家教甚严的郁元英闻讯,决定临时“换包”让8岁的小儿子郁慕明同行。</p> <p class="ql-block">不谙人事的郁慕明并不知远行之苦,更不知这是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离别,临走的前一天还去了近在隔壁的城隍庙兜了一圈,在庙前广场看杂耍,还买了包五香豆带在路上吃。</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郁元英坐飞机直飞台湾,之后,一双儿女乘船到台湾。世事难料,后来两岸生变,不能往来,郁元英只能带着两个孩子羁旅台湾,好端端的郁家人被生剥活拆,生离死别于两岸。1965年,郁元英辗转得知母亲辞世,一生秉承忠孝礼义的郁元英,因不能前往送终奔丧,悲痛万分,整整三月,头枕三块砖头,每夜和衣而卧,以尽孝子之礼。</p> <p class="ql-block">后来,女儿出嫁,郁元英带着小儿子,在台湾,老父幼子,茕茕孑立。两岸郁家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年后,“郁元英妻子严钰琴辗转香港去台北和郁元英与同在台的两个子女会面。郁元英自1948年离开上海,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大陆和家人团聚,但郁元英也算高寿,1990年87岁的他因病客死台岛,大女儿郁慕云获准赴台湾奔丧。在两岸音信隔绝的年代,郁家人不仅承受着生离的思念,还体验着死别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郁家走出的政治奇人——郁十七郎</span></p> <p class="ql-block">郁家最小的孩子郁慕明,世称“小诸葛”,又有“郁十七郎”的称呼,却是新党创建人之一,曾连续任新党八届党主席。矢志不渝,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统一全中国,积极构建一中框架结构下的台湾“两制”蓝图... </p><p class="ql-block">他生于医药世家,学的是医学,却浑身政治细胞,在郁家200多位家人中,他是唯一一位从政者。从表面看,郁慕明似乎违背了祖训“不从政”的信条,其实郁家世代经商,走的是义利合一,仁智合一的儒商道路,到头来,还是追求达则兼善天下儒家思想,郁慕明身上直接贴着政治标签,成为政治人物,从小受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和祖辈走的“达济天下”的路,殊途同归。</p> <p class="ql-block">郁慕明自幼资质聪颖,慧心妙舌,8岁随父到台湾,一路得父亲教诲,父亲希望他能复兴家业,重振家里的‘郁良心堂’药房”;父亲对他也灌以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的教育,青年时代走得顺风顺水,“国中”毕业考大学,原本对“法商科”感兴趣的郁慕明听从父亲的意愿,入读台湾军方医学院的药学系,此后,又转读基础医学,期间获硕士学位,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在“国防医学院”任解剖学科教授,后公费留学生赴美国进修,参与“保钓运动”积累政治资本。</p> <p class="ql-block">1981年,郁慕明以上校主任教官申请退役,这成为郁慕明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脱离医学教学后,满身政治细胞的郁慕明,在别人怂恿下,全身心地投入政治的怀抱,且学生又多,投入那一年的台北市“议员”选举,果然,郁慕明以最高票当选台北市议员。1988年底举行解严后首次选举,郁慕明在台北市南区以九万多票的第一高票当选增额“立委”,跻身“中央级民代”之列。郁慕明的强势问政,陆续揭发了大量弊案,在台湾掀起了一阵问政旋风。台立法机构会议上举椅怒砸李登辉,终促使郁慕明离开国民党,参与创立新党,从此开始了又另一段政治旅途。</p> <p class="ql-block">郁慕明在促进两岸统一的路上,行得端,走得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有内圣外王之业,一路风雨兼程,但从不改反对促统,推动台湾回归祖国的使命。基于郁慕明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统一全中国,积极构建“一中”框架下,台湾“两制”的蓝图方案,致力副队态度的立场,郁慕明曾经先后获得三位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而有这种际遇的台湾政治人物,实属少数。</p><p class="ql-block">郁十七郎,8岁离沪,归来已是“80后”,至今耄耋之年,精神矍铄,郁言不止。君子之志,坚守初心,携海内儿女,促中华统一,其心可鉴,其情可明。</p><p class="ql-block">方浜路等待焕新归来,“郁良心”编织传奇轶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中部分配图为AI合成</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本文全文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