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惠灵顿】风格迥异的地标建筑群

越地吴人

<p class="ql-block">新西兰议会建筑群位于首都惠灵顿市区,共有四座建筑,即议会大厦、议会图书馆、政府大楼和鲍恩大厦,这是一个奇葩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缘由就是闻名于世的“蜂巢”(The Beehive)建筑——新西兰国会大厦,它位于惠灵顿的莫尔斯沃思街和兰姆顿大道的相交汇的地方,蜂巢这个名字来自于建筑外表,因为这个建筑跟蜂箱特别相似,它是由苏格兰建筑师巴西尔·斯彭斯爵士设计的,据说斯彭斯先生最初的灵感画在一张餐巾纸上。蜂巢高达72米,它共有14层,地面上10层,地下有4层。它的墙板是不锈钢丝网,天花板是半透明的玻璃,蜂巢大厦的棕色屋顶用20吨铜手工拼接而成,如今已呈现自然风化的外观。”Virtualtourist”网站曾把它评为世界最丑的十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蜂巢大厦的具体细节则由新西兰建筑师弗格斯·谢泼德设计。大厦于1969年至1979年间建成,1977年2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新西兰君主身份为蜂巢大厦宴会厅的牌匾剪彩。1979年,新西兰政府迁入大厦办公。新西兰是地震多发国家,因此蜂巢大厦内部采用了有效的防强地震设计。不要看外观丑陋,蜂巢是全世界抗震能力最强的建筑之一,在其富有特色的外表下是一系列的高科技保护着这座建筑和在她内部工作参观的人们不受地震的伤害。该国的国家危机管理中心就设在大楼的地下室,里面有厨房、掩体和一应生活设施,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障里面的人正常工作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厦顶层是内阁开会的地方,总理办公室在9层,内阁部长们的办公室依次往下,地位越高,办公室离总理越近。有些较低级别部长的办公室被安排到了鲍恩大厦,在地下有通道与鲍恩大厦相连。大厦内还有各种多功能厅和餐厅,一层的宴会厅是整个议会建筑群最大的多功能厅。</p> <p class="ql-block">鲍恩大厦建于20世纪70年代,原高12层,2019年完成翻新、抗震加固并扩建。</p> <p class="ql-block">跟蜂巢相邻的是议政厅,这座建筑是爱德华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由约翰·坎贝尔和克劳德·帕顿设计。虽然原建筑在1907年被大火烧毁,但如今我们看到的复原版本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灰奶油色的建筑是1876年修建的,大门很有看头</p> <p class="ql-block">北边座落着国会图书馆(Parliament Library),建于1879年,为哥特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内有藏书40万册及政府和议会的重要历史文件、全国的所有报纸等,供议员们阅读和参考。馆内还陈列一些历史纪念品,如塞登总理1893年签署《妇女选举权法》和梅西总理1919年在凡尔赛签署《和平公约》的签字笔等。</p> <p class="ql-block">国会图书馆前的雕像是新西兰第14任总理约翰•巴兰斯的纪念碑,他在通过社会福利立法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廈前的广场上是前总理理查德·约翰·塞登(Richard John Seddon)的塑像。理查德·约翰·塞登是新西兰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他1866年来到新西兰,在1893 年至1906年间任新西兰总理,是新西兰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長的政府总理。他因1893年通过推动立法使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妇女拥有选举权的国家而被世人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议政厅前有草地花园,市民在此玩耍休憩,有个小门通外面,隔街有栋有故事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便是南半球最大的木质建筑物——老政府大楼(Old Government Buildings),也是世界第二大木质建筑。大楼建于1876年。整幢建筑无不体现新西兰建筑风格,虽然外观像一座意大利石头宫殿,其实是选用了比石材便宜得多的木材。由于是木质结构,大楼也在地震中幸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些截然不同风格的建筑,使国会大厦建筑群既各具神彩,又相辅相依,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的纪念碑是盖茨联邦纪念碑,也被称为英联邦纪念门,创建于1931年。</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铭文中提到,是为了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与英国并肩作战的印度次大陆、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500万年轻男女志愿者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四周拱卫着雄伟的狮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任何重要场所都有毛利人的图腾柱</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预约可进入国会大厦参观</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附近就是惠灵顿中心码头</p> <p class="ql-block">打卡的“ Wellington”(惠灵顿)地标,少了一个字母</p> <p class="ql-block">停泊在港角的浮吊船,据介绍说叫Hikitia,是新西兰唯一自1926年12月21日到达这里开始工作至今,也是古迹啊。</p> <p class="ql-block">“ Wellington”地标旁有个著名的雕塑,简称裸男Solace in the Win(The Naked Man) Statue。</p> <p class="ql-block">也俗称“一时想不开打算随时跳海的人”。他由Weta工作室著名的雕塑家Max Patte创造,慢慢成为每个到访惠灵顿的游客必然的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惠灵顿和奥克兰一样,也有丰富的帆船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高处看维多利亚山更清楚,还有山脚的公园和周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正在修缮的历史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