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西,这片被山水环抱的神秘土地,不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还藏着数不尽的自然美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边城》,为它披上了一层浓浓的文学气息。今天,我们就随着旅游专列走进湘西,来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西行政区划上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还有一个是包括怀化、张家界等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俗相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相对闭塞的地形条件,造就了湘西古朴的民族风情和大自然美景,是旅游爱好者十分向往的地区。第一站我们来到凤凰古城。</b></p> 凤凰古城——梦里的边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凤凰古城因其背靠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它建于清代,至今东门和北门古城楼还在。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江边的木结构吊脚楼、以及遍布城区的名人故居、殿堂庙宇等建筑,全都透着古色古香的特色。凤凰古城是我国西南地区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踏入凤凰古城,我们就被那青石板街道深深吸引。这些石板路,经过岁月洗礼,已经磨得光滑如镜,仿佛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古街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和民居,其中有很多银饰店,苗家银饰在阳光下闪着独特的光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先来到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游览。这座城楼建于明朝,城门不大,呈半月拱形,城楼高约20米,对外开有两层枪眼,明显带有军事防御色彩。从城楼上可以观赏沱江的秀丽景色,能远眺沱江大桥和虹桥,还能看到对岸各具特色的酒吧。此外,它周边还有著名的沱江跳岩,是游客必到之地。北门城楼也是众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沿青石板街走到尽头,我们来到北门古码头,这是沱江上最热闹的码头,游客可以在这里乘船游览沱江,欣赏两岸风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码头附近有一座古朴的木楼,静静伫立在古城中,这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居,他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面陈列着沈从文先生的生平和作品。站在故居能感受到沈从文先生当年创作时的激情,以及他对湘西这片土地的深沉爱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除了沈从文,凤凰古城还孕育了像熊希龄、黄永玉这样的杰出人物。熊希龄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的故居也保存得相当完好,让人能够一窥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黄永玉被誉为“画坛鬼才”,他的艺术作品更是充满了湘西的独特韵味,让人津津乐道。这是黄永玉出资捐建的沱江大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河水碧绿清澈,沿岸有许多古老的土家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以木结构为主,依山而建,一半悬在岸上,一半伸向江中,由数十根木柱支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沱江两岸,与周围山水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夜幕降临,凤凰古城变得更加浪漫。灯火阑珊的古城,仿佛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夜色下的沱江,两岸灯火通明,江边吊脚楼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走在江边漫步路上,宁静而舒爽。古城的酒吧街,是夜晚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品尝美酒,聆听音乐,感受古城夜晚的狂欢与激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烟雨凤凰,梦里边城。沈从文笔下风情万种的凤凰古城,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西是一本厚重的书,凤凰古城只是它刚刚翻开的扉页。下一站,我们去探访湘西苗寨,体验那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b></p> 湘西苗寨:浓郁的苗岭风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苗寨,即苗族人居住的村寨。苗族历史悠久,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后因逃避战争和朝廷追杀多次迁徙,最终来到大西南。他们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依山傍水开辟梯田,用崇拜万物崇拜自然的信仰,顽强生存下来。湘西苗寨,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聚居村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西大山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苗寨,其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是墨戎苗寨。墨戎苗寨位于湘西古丈县,寨子依山而建,人口两千多。墨戎二字在苗语中是“有龙的地方”。 这里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地,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走进墨戎苗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群。这些木制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二层是主要的生活空间,设有堂屋、卧室和厨房;三层多用于粮仓。这种建筑形式既适应山地地形,又具有良好防潮通风功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寨子中心是一个青石板铺就的广场,这里是村民集会、举行节庆活动的场所。广场四周分布着鼓楼、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鼓楼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风雨桥横跨寨中的小溪,既是交通要道,也是村民休憩纳凉的好去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苗家人的生活和自然息息相关。他们保持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农耕传统,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也擅长采集药材和野菜,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房前屋后开辟菜园,种植时令蔬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苗族的服饰文化也十分独特。妇女们日常穿着蓝黑色的对襟上衣和百褶裙,头戴绣花头巾。逢年过节时,她们会换上盛装,佩戴精美的银饰,这些银饰都是寨子里的银匠手工打造,工艺精湛,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墨戎苗寨的银饰制作技艺享誉海内外,寨子里设有专门培训机构,有十几位银匠师傅,他们世代相传,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除了银饰制作,墨戎苗寨还保留着苗绣、苗鼓、苗药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寨子里定期举办技艺培训班,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手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墨戎苗寨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长龙宴”。 这是苗族最隆重的待客仪式,通常在重大节庆或贵宾来访时举行。午餐时我们体验了苗家独有的长龙宴。长龙宴原在寨子外面摆起一张接一张的长桌,连成长龙,现在是在宽敞的宴会大厅举行。桌上摆满苗家特有美食:酸汤鱼、腊肉、血粑鸭……,每道菜都包含着苗家人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感恩。大厅中心舞台上,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端着酒碗,敲着苗鼓,唱着敬酒歌,向宾客载歌载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墨戎苗寨就像一座活生生的苗族风情博物馆,将苗族千年积淀的文化完整保存下来。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苗岭的历史和智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参观完苗族村寨,我们又走进土家族家园,来到湘西永顺县的芙蓉镇,对这座因电影《芙蓉镇》而闻名的古镇进行参观访问。</b></p> 芙蓉镇:挂在瀑布上的土家古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芙蓉镇原名王村,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五代十国时称溪州,因有一条瀑布穿镇而过,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王村自古非常繁华,历代土司王都在这里修建行宫,举行重大活动,会见各路土司。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王者之村”。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小镇也因电影成功上映一举成名。2007年,随着旅游业兴起,王村镇正式更名为芙蓉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穿过镇口的仿古牌楼,我们首先来到古镇东南角,这里矗立着一根高约4米的铜柱,这就是著名的“溪州铜柱”,它源于历史上溪州刺史与楚王因领土和权力纠纷爆发的冲突。双方交战半年后,溪州刺史选择投降并与楚王达成和解。为巩固和平,双方竖立了铜柱。铜柱上刻着双方盟约的内容,共两千多字,是研究湘西历史的重要文物。铜柱表面已经布满铜绿,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辩。仔细辨认,可以看到“永结盟好”、“互不侵犯”等字样。铜柱旁立着一块石碑,详细记载了铜柱的历史和修复过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铜柱广场出来,便进入芙蓉镇老街。老街长约800米,当地人称五里长街。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木制吊脚楼,底层多为商铺,二层以上住人。商铺里摆满各种土特产,琳酿满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是镇中心的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先祖特有的宗教建筑。每年正月,土家族要在这里举行上千人参与的“摆手舞”活动。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沿着古镇老街青石板路前行,耳边渐渐传来轰鸣的水声,一条宽约60米的瀑布从悬崖上跌落下来。瀑布之上,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山而建,这就是芙蓉镇最著名的景观——“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瀑布高约80米,分两级跌落:第一级较为平缓,水流在岩石上铺展开来,形成一片银色水帘。第二级则陡峭险峻,水流直泄而下,激起阵阵水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穿过瀑布,我们来到土王行宫的遗址,这是湘西土司权力的历史见证。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中央政府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便以土司名义授予当地首领一定的自治权,负责管理当地各项事务。土司通常可以世袭。土王行宫作为湘西土司王的避暑山庄和行政中心, 选址在芙蓉镇瀑布旁,依托险要地势,兼具防御和居住功能,反映了当时土司政权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的历史地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芙蓉镇还是舌尖上的古镇,各种美食充满土家人的风味。我们来到一家挂着“刘晓庆米豆腐”招牌的小店,这是芙蓉镇最有名的小吃。米豆腐是用大米磨浆制成的,口感细腻滑嫩。店家将米豆腐切成小块,配上辣椒油、葱花、花生碎等调料,一碗下肚,既解馋又暖胃。除了米豆腐,腊肉、血粑鸭、酸辣粉等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湘西之行,是一次短暂而美好的旅行。古城的浪漫与温情,苗寨的古老与神秘,古镇的文化和历史沉淀,都给我们留下深深印象。当然,湘西还有许多未开发景色等待我们探访。我们相信,随着湘西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游客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