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二)对生命的认知

六道河

<p class="ql-block">  “五十而知天命”的标志,首先是对生命有成熟而正确的认知。对生命的看法,应该有这样的认知:生命是一个过程,一旦中断或完结将不会重来,所以对生命应特别珍惜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皆有生命,而生命是一个过程,并且总是会完结的。科学研究发现,根据人的基因可以预测人的死亡的时间。人类DNA序列上的一处由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引起的变异,据此大致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死亡时间——不是具体日期,而是一天中的哪一时刻。这真是“基因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说明人迟早都是会死的。所以应特别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因为她只有一次,一旦中断或完结将绝不会重来。</p> <p class="ql-block">  生命过程的长短也是有个体差异的,现代方方面面研究证明,人们的常态寿命,应该活到一百二十岁左右。据新华网 2013年6月12日报道,当时全球最长寿老人日本的木村次郎右卫门于12日凌晨寿终正寝,享年116岁零54天。这是现实的明证,甚至还有人认为,普通人应该活到一百七十岁左右,这应该是理论的推断了,现实可能性不大。</p> <p class="ql-block">  但是,长命百岁的普通人,从古至今都是很稀少的,故古时候有一种说法,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古人对生命长度的经验判断;“人到中年万事休”,表明了部分人惧怕衰老、生活消极的心理。不过因生活条件的改善,医学的发达,今天中国人寿命的长度早已发生变化,平均寿命已达到72岁左右,只比发达国家低3岁左右。所以,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p> <p class="ql-block">  以活一百岁为限,五十岁正好是生命的一半。五十岁以前憧憬着“未来”,而五十岁以后就已经在“未来”的状态,应该经营好“未来”的“幸福”生活。五十岁以后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呢?我想以下三条是可以算数的:一是到满60岁以后退休时,你还健康的活着,能够领取退休养老金;二是到80岁时,你不但健康的活着,还能够在社会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三是到80岁以后,你依然健康的活着,还能够生活自理,至于活到90岁以上,成为长寿老人,多数人还只能是将其当作一种生命的奢侈状态去企盼。</p> <p class="ql-block">  珍惜珍爱生命应该是我们的一种基本的准则,是高于一切的,但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将生命置于道德之下的价值取向。孟子有“舍生取义”之说,“生”是在“道义”之后的;古人还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遗训,生命是“瓦片”,之上还有更重要的如“玉”一般的“道义”,为了“道义”则是可以“玉碎”的;“道义”面前,“生死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面对“道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真是舍生取义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近现代西方同样也有将“自由”置于生命之上的价值取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法国大革命时《马赛曲》的最后一句就是“不自由,毋宁死”。为了“自由”是可以舍去“生命”的!东西方一样都是摒弃“苟且偷生”行径的!</p> <p class="ql-block">  但西方也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命高于一切的主</span>流价值判断,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生史怀哲关于生命伦理的呼吁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他在《我的呼吁》中提出“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进而提出“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主张“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殖民统治者对殖民地民众要有赎罪爱,受助者对其他受难的人们要有同胞爱。这是从社会、从族群角度提出的尊重珍爱生命的伦理,也是全人类都必须遵循的关于生命的最高伦理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对个体生命还有一个“只要活着,就没有绝望”的命题,他告诫说:“生命是一种严肃的东西,不能遇到丁点艰难困苦就轻易把它抛弃。我们不应把生命视为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应该把它视为一种义务,一种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尽的义务。那种让生命的最后一刻提前到来的做法,完全是懦夫、蠢货的所作所为。我们有权凭着自己的意愿决定坠入死亡深渊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权轻生遁世。”我们有理由坚信,生命无论何时必须珍惜,从不绝望,不言放弃。不到生命的最后,我们谁也不能确定自己的成败。</p> <p class="ql-block">  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敢闯敢拼,注定了我们必定会经历一些无法想象的挫折,从而体会到一些触及绝望的心绪。无论如何,每当身处困境时,必须坚持再坚持,以不屈的意志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以饱满的热情来鼓励自己,鞭策自己不向困难低头哈腰,不向困境俯首称臣!我们必须明白,生命只有在挣扎中方显其伟岸,经过一番艰难与困苦的历练之后,才会拥有人生的绚丽。</p> <p class="ql-block">  人立世间,既要珍惜生命,也要舍生取义!以上就是我在年届五十岁时对生命的最基本认知!(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