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绽放时,回眸明城墙

江山匆客

早春二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明城墙遗址公园梅园里,梅花已次第竞放,呈现一派久违的鲜活明媚。<br>  最先破蕾绽放的宫粉梅,宛如豆蔻少女粉嫩的容颜,温馨可爱;朱砂梅红艳浓烈,似跳动的火焰;稍晚一些的绿萼梅轻黄嫩绿,淡雅娴静,暗香宜人。<br> 又过十天,花瓣层叠、洁白如雪的白玉蝶梅开得满枝堆雪;花朵呈多种颜色的跳枝梅,花瓣多彩,显得格外纤巧活泼;号称“美人”的樱李梅,姿态优美,花瓣饱满,花蕊如美人浓密而美丽的睫毛,花朵笑靥可人。<br>  枝干奇特的要数垂枝梅,主干居中挺立向上,撑起一把花伞,周遭一圈花枝呈弧形下垂,枝枝缀满已开的花朵和待放的花蕾,环树赏花或进入“伞内”向外观花,都有格外新奇的感觉。<br>  明城墙前三里长的带状公园,满园梅花盛开,流光溢彩,幽香浮动,引得赏春的人们流连忘返。 面对遗址公园的梅林花海,我的脑子里不断闪过有关明城墙往昔的一个个记忆片段:<br>  --1957年,列车右侧依次闪过宏伟的而有些破旧的东便门、崇文门城楼,沿着高高的城墙南跟缓缓驶进前门火车站,这是我第一次进北京。下了火车,出站即看到巍峨的前门箭楼和正阳门。乘公交车沿着城墙根向东行驶,从崇文门城楼西侧的瓮城西门穿过向南,过护城河桥,就到了崇外大街……<br>  --1961年一个星期日,我与同班好友周君跟家里说是出去温书备考高中,其实一页书也没看。从崇文门马道登上城墙,只顾趟着城墙上的荒草,越过女墙城堞,里里外外眺望市容风景,目送从新建才三年的北京站进进出出京的旅客列车;又登上崇文门城楼,比赛着大声背诵着古代诗人登高的诗句, 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成群的燕子纷纷飞回城楼檐下的窝里,已是暮色苍茫了。 --1968年曾从北大荒短暂回到北京一趟,除了东便门和正阳门,再也看不到一座城楼了,城墙被连根掘除,就地再向下挖掘十几米深,环城形成深深的大沟,那是在修地铁,从1965年就开始了。从此,挺立了六百多年的明城墙和美丽的城楼,永远消失了!哗哗流淌的护城河,也成了深埋入地下的盖板河。<br>  --1980年,早已没有崇文门城墙城门城楼的地方,被称为“崇文门三角地”,仅仅在此往东到东便门,还才残存一段半毁的城墙,这里成了打工的人们找工作的集散地。还有一段残存的城墙在西便门,规模很小,不值一提。 --2002年,崇文门至东便门的城墙遗址成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东南角楼(东便门城楼),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开始兴建……<br>  就像全国一样,把文物拆毁了,建遗址公园,建假古董,真应了贾宝玉的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难怪更早的当年,梁思成为京都古城面临的厄运痛哭不已!<br>  算了,不说了,免得败了赏花的兴,那样就第一个对不起的,就是培育梅花的园丁们。我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给予我美的享受!但是眼前美丽的花海,毕竟抹不去北京人内心失去北京的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谢 谢 浏 览</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