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胜芳(二)王家大院

博陵_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河北省霸州胜芳镇中山街的王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主人王子坚为旧日胜芳“八大家”之一。由四个院落组成的宅院,集欧式及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于一身。大院的设计和建造均由天津的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耗资达白银三万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家大院虽不算大,却上演过许多精彩的史剧。抗战时期,这里是胜芳镇抗日治安团的团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胜芳市委的办公用地。平津战役期间,聂荣臻、杨成武和刘秉彦等曾在此指挥过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百四十余年的王家大院,1976年受唐山地震的波及,西南、东南两院及大门、二门、三门被毁损。西北和东北两院保存较完好,使前来的游客仍能依稀感受到当年大院建筑的华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次重回胜芳,王家大院未开放。这次得偿夙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依原样移位复建的王家大院门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家大院简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家大院始建于18 80丰(清光绪六年),房主原为胜芳八大家之一的师竹堂王家,大院主人王子坚。大院原分为四个小院,大门口朝西,其中东北角小院为欧式建筑,东南角小院为非洲风格建筑,西北角小院为传统清式建筑,西南小院为进大门前院,欧式门窗,四面回廊,三道门风格各异。唐山大地震后,西南、东南两院及大门、二门、三门均被拆除,现在西北和东北两院保存完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本院为胜芳镇抗日治安团团部,1945—1947年为中共胜芳市委办公用地,1946年两次胜芳保卫战作战指挥部设在此院。平津战役期间,聂荣臻、杨成武和刘秉彦曾在此指挥过战斗。解放后,这里先后接待过邓小平、聂荣臻、陈毅、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前苏联、塞拉利昂、阿根廷等15个国家的领导人、专家等。电视剧《燕子李三》部分场景曾在此院拍摄。1961-2006年一直为胜芳镇党政机关所在地按照古镇恢复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此院现作为胜芳会馆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院</span></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胜芳是一个交<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发达,物产丰富,商业繁荣,居民四万有余的大集镇。当时,胜芳周围盘则多股土匪,骚扰劫掠往来商户与当地百姓。为维护地方治安,恢复商贸往来,胜芳商会组织人力物力,组建了胜芳商团的前身"胜芳自卫团"。1937年,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寇在华北疯狂侵扰,国民觉驻胜芳的军队及政权机关奉命南撤,胜芳处于无军队防守,无政府领导的局面,为了维护地方秩序,抵抗日军侵略,胜芳镇商会和各路士绅接管了胜芳军政大权,在"胜芳自卫团"的基础上扩大兵源近千人,组建胜芳商团武装,投入到抵御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中,掀起了胜芳地区第一个团结抗战的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门阻击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6月28日,日军500多人,从天津出发进攻胜芳。抗日自卫军第二十一支队在团长戈福声、政委李兰芳、参谋长张星垣的指挥下,以胜芳北门外为主战场,对日寇进行正面迎击。敌人向我护城河匍匐前进,我军预先将钓鱼所用钢勾埋伏于护城河内,敌人下水后立即被困,我军在城墙内集中火力射击,30多名过河日军被我军歼灭。日寇见北门难以攻进,又转头向崔庄子进攻,想从胜芳西门攻入。正在此时,驻堂二里的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在司令员魏大光的指挥下,抄后路占领了于家坟,与胜芳抗日军队共同夹击敌人,日寇在腹背受击的情况下,见势不妙,边打边退,于傍晚往北退缩到附近村落,次日绕道信安逃回天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初胜芳这支抗日部队奉命调归贺龙领导下的八路军一二O师建制,合编为一二O师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并开赴抗日前线,从此这支部队离开了家乡,在党的领导下转战南北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6年12月7日,胜芳商团部分战士所在部队,在延安机场光荣地接受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中央首长的检阅。这支部队经过千锤百炼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智取岗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解放的曙光已经照亮了华北大地,天津外围,唯余胜芳、石沟等少数地带,仍被国民党残军困守,尤其是胜芳石沟的五座岗楼,更是被敌人自诩为"五福捧寿",自认固若金汤无法攻破。其中,村南那座岗楼,位于大清河畔,千里堤对岸,视野开阔,对我军进攻极为不利,必须拔除。是年初冬,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当地武工队在区长王汝卿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潜伏于千里堤之南,上演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进攻"。武工队虚张声势,发起佯攻,在煤油桶内点燃一挂鞭炮,模仿的机枪声,岗楼内的残军不明就里,惊慌失措,盲目扫射,武工队旋即撤退,把猪尿泡装的猪血洒在事先做好机关的弹药箱上,故意丢在撤退的路上,诱使敌军将"缴获物资"搬回岗楼。岗楼内,蒋军开箱验货,当场炸死三名蒋军,余者皆重伤倒地。我军听到爆炸声后,随机展开进攻,该据点被我军智取清除。</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津战役前敌我态势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图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毅、刘秉彦、旷伏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选词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毅(1904年5月12日﹣2003年7月5日),河北大城人,中共七大代表,开国中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抗战中,日军对冀中进行了三次区域性"扫荡",1940年2月至4月又发动了九路合围的春季大 "扫荡"。孙毅将军与冀中区委书记黄敬、冀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孙志远带领冀中军民在胜芳东淀一带与日军周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 "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孙毅任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并亲自指挥了两次胜芳保卫战,取得全面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秉彦(1915年3月19日﹣1998年7月21日),开国少将,河北省蠡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特派员,独立第一支队特派员,支队组织科科长,独立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三十二团团长,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副参谋长,第十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领导了胜芳及周边苇塘抗战、反清剿反"扫荡"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二纵队二旅旅长,冀中军区第二纵队参谋长,冀中军区二十旅旅长,华北军区冀鲁豫军区第六十九军第二O五师师长,参加了大清河、胜芳、固安、保定、霸县、永清、雄县、安次等战役战斗。在平、津、保三角地区留下深刻的战斗足迹,与胜芳及大清河畔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省长等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旷伏兆(1914年1月27日﹣1996年6月4日),开国中将,江西省永新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1942年,旷伏兆将军率十分区党政机关进驻东淀,先后掀起了重建胜芳苇塘、扩大根据地的英勇斗争,苇塘根据地的建设,改善了大清河北抗日斗争的形势,使东淀地区抗日斗争进入发展和巩固的新阶段。同时,他领导冀中军民与抗日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抗击日寇的游击战,并首创地道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地质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刘秉彦与旷伏兆两前辈遵照半个世纪前的约定,最终连墓归葬冀中这片热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芳北依京都、东临津卫,地貌复杂,洼淀池沼星罗棋布,是冀中平原上重要的战略要冲。1938年11月,日军组织起伪自卫团300余人占领并驻军胜芳。日伪成立了文安县胜芳镇维持会。将胜芳镇改为胜芳总镇,下辖六个镇。胜芳从此进入长达七年的日伪统治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整个日伪统治期间,胜芳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敌后抗战运动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冀中十分区负责领导胜芳地区敌后战场抗战工作,刘秉彦将军、旷伏兆将军曾在此指挥战斗,先后掀起了重建胜芳苇塘、扩大根据地的英勇斗争。苇塘根据地的建设,改善大清河北抗日斗争的形势,使东淀地区抗日斗争进入发展和巩固的新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冀中九分区胜芳市人武部干部在王家大院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保存的与上图相同的原始照片更清晰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保存的原始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选词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胜芳商团英雄谱</span></p><p class="ql-block"> 张星垣,原名张映枢,1913年10月19日生于霸县胜芳。1938年2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张祖台,河北霸州胜芳人。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第五路三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四支队三团司令部参谋等多职,参加百团大战及冀中、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野战军独立第一旅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等职,参与绥包、延安等诸多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在军队担任重要职务,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一军二师六团副团长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 年 9 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王桐三,河北霸州胜芳人,胜芳师范毕业。1937年10 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游击军第五路二十一支队收音员、八路军相关部队多职以及陕甘队收音员、八路军相关部队多职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第一旅二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参加百团大战及冀中、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军区等多单位相关职务,参与绥远、大同集宁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华北军区、内蒙古军区诸多职务。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高士一,河北省任丘市大荷各庄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士一幼时读过几年家塾,"七七事变"后,高士一与共产党员杨琪良、高万德共同组织起抗日武装"人民自卫军第五路军",高士一任总指挥。1938年6月,该部改番号为八路军三纵队独立第一支队,高士一任支队司令员。1939年任一二0师独立第一旅旅长,率部参加南留路战斗,歼日军七百余人。1940后,奉命开赴晋西北、陕甘宁等地,参与建设抗日根据地,保卫边区与党中央。日寇投降后,高士一先后任晋绥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61年,调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p><p class="ql-block"> 杨琪良,河北任丘人。1930年参与保定第二师范爱国学生运动,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时任河北省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五路军政治部主任的杨琪良,与高士一争取胜芳商团加入该抗日武装。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等多职。建国后,成为优秀外交家,任外交部总务司司长、政治部主任,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其撰写的两个调查报告获毛泽东赞扬与批示。还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葡萄牙大使及驻波兰、摩洛哥、尼日利亚等国大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次胜芳保卫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津战役背后的坚韧力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平津战役的烽火中,胜芳市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全民支前、全民参战"的深刻内涵。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胜芳人民不仅保证了攻城部队的食品供应和伤员救治,还为前线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装备。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为平津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奋斗的人们。胜芳人民在平津战役中的卓越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而王家大院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之一,也将在历史的长卷中永远铭刻下光辉灿烂的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北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胜芳民俗丰富多样,有的是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有的是根据地域特色面约定俗成并被沿袭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胜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乡文化、商贾文化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它肩负着承载历史记忆的重任,同时也传承着民族的灵魂精粹,作为无声的讲述者,为我们揭开了幅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民俗文化的深处,去悉心感受那份足以跨越时空界限的历史韵味与迷人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师竹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师竹堂"王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子坚,胜芳人,王家大院“师竹堂”主人。家资丰厚、交游广泛、急公好义、以竹为号、经商颇重名节,眼界开阔,受西方文化影响,生活奢靡,喜宝马名犬。1880年(清光绪六年),斥资兴建师竹堂。师竹堂整体建筑汇集了西方的拜占庭、中国的斜山坡顶以及非洲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交映生辉,在国内独有,堪称现代建筑美学的小“博物馆”,现存两个院落。王家大院曾作为胜芳宾馆接待过众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外国友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能遗忘的巅峰岁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王家大院改造为胜芳宾馆,更是迎来了它的巅峰荣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里曾先后接待过陈毅、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邓小平、杨尚昆、彭真、刘澜涛、荣高棠、安子文、郭沫若、周扬、李德全等一众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院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古老的宅院增添了新的光彩。这些领导的到访,不仅是对当时胜芳各项建设工作的认可,更是对王家大院人文历史价值与文化交流平台的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仅如此,王家大院还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目光。在对外交流的舞台上,朝鲜副首相李州远和前苏联、赛拉利昂、阿根廷等15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纷纷踏访此地,通过这座古老的宅院,他们不仅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深了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的理解与尊重。胜芳凭借其别具一格的文化韵味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与世界多元的人文风情相互融合,共同绘就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美丽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家大院所在的中山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q825m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b>再游胜芳(一)三宗宝 / 街景</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y8fvw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b>再游胜芳(三)张家大院</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lgsswp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再游石家大院</b></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sctsy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天津 · 平津战役纪念馆</b></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sl5qdp"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b></a></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