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创意问答】君在故乡居,应知故乡事|架在海河上的互通立交桥

冰是睡着的水(拒私聊)

<p class="ql-block">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说起天津卫,脑海中不禁让人浮现这是一座依海河而生的城市,作为曾经的“天子渡口”,天津承接着来自其他省份的大河小溪,最终汇合入海,久而久之,天津形成了包容的城市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三道浮桥”如今早已成为人们的口口相传,自明朝永乐年间以来,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城市,正因为有了桥梁的连接,使得文化经久不衰,这些桥也作为见证城市兴衰发展的载体,成为了贯穿古今文化、对话中西方文明的“活典籍”。</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项重要的基建,桥历来都是每个城市不可忽视的地标性建筑物。据了解,目前,天津已有大大小小近200座桥梁,桥体各有特色,有些作为景点,成为中外来客必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 “南来的、北往的,去过美国的,到过香港的,走过南闯过北的……”这句顺口溜用在天津这座城市,毫无违和感,这里文化融会贯通,既有大雅之堂,又能容纳街头文化,比如音乐厅与相声馆共存,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城市,不同的艺术载体孕育着各自的文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说回海津大桥,名字带有浓重的天津地域特色,让人不禁联想,海津大桥就是一座驾在海河上的天津桥梁,这座桥梁并不是单单一个连接框架,它是架在快速路上的三层互通式立交桥,,这样一座桥体,一期建成是在2003年,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弹指一瞬,这座桥梁也成为了连接东西南北的主线桥,是城市发展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海津大桥,是天津快速路的跨海河的一座三层局部互通式立交桥,沟通了河东区的富民路和河西区的黑牛城道、大沽南路,南北向长1813米,东西向长1032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在河东区一侧建有海津大桥公园。海津大桥虽然有双向6车道,但由于车流量实在太大,早晚高峰时段海津大桥还是拥堵到让市民无奈,所以2013年,市政府对用了10年的海津大桥进行拓宽,将桥面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加上后来的春意桥、吉兆桥的相继通车,海津大桥的交通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海津大桥的建成,把快速路、地铁高架部分融为一体,形成市区立体交通大动脉,桥梁设计新颖,造型美观,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虽然海津大桥不如永乐桥、解放桥、狮子林桥等海河上的桥名气大,美观度也不如这些桥,但海津大桥是快速路上,连接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重要桥梁,就好像是人的血管和毛细血管,形成巨大的网络输送新鲜血液一样,为天津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  君在故乡居,应知故乡事。美友们,您知道还有哪些描写天津海河上的桥的文章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