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江西婺源晓起村(下)

东方君

<b>上晓起</b><br>上晓起以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江氏祠堂、砖雕门罩、养生河与古濯台等傍山而建的民居和清代建筑为主,具有山坡田园的风韵。<br> <b>荣禄第</b><br>荣禄第,又称“思训堂”,清朝一品大员江人镜的府第,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村子的美景。<br>江人镜 (1823一1900) 字云彦,号蓉舫,安徽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应顺天乡试中举,次年任镶白旗汉学教习。咸丰三年(1853)任内阁中书。光绪十六年(1890),任两淮盐运使,清理积弊,减少盐商成本,增加清廷财政收入,一举两得。为此被授予一品顶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病逝扬州,享年七十七岁,最后灵柩运往婺源晓起村安葬,共育十子七女。<br> <b>荣禄第门楼砖雕</b> <b>进士第</b><br>这是嘉庆年间的举人江之纪的宅邸,以其精美的三雕艺术而闻名。<br>进士第的主人江之纪,为清嘉庆四年举人,丙戌年进士,历任江苏金匮知县,江苏直隶州知州,诰授“金紫光禄大夫”,赠一品衔,政绩入省、府、县志。江之纪为官清廉,性好读书,一生藏书达六万卷,朝廷曾赐匾额“望重儒林”。整座建筑三进二天井,砖、木、石雕做工精细,门楹三级合成,显出了官家的威严。<br> <b>大夫第</b><br>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即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br> <b>江家老屋</b><br>江家老屋建造者为江春霖,建于明末清初。此屋三进两天井,每进三间两厢。老屋内的柱头雕刻保存完好,精美绝伦。<br> <b>江氏宗祠</b><br>江氏宗祠是晓起村最大最奢华的建筑,为一品官江人镜修造,为祭祀祖先敕授修职郎江满荷而盖。祠堂大门一分为三,中为祭祖时男丁行走,左右两侧偏门为女眷入内之门。门楣题字让人深思,堂中匾额为清代名宦林则徐题写,分别告诉世人为人治家之道,两侧的楹联更写出江家儿孙以“锦绣文章”名扬天下,堂中央还完整保存江人镜担任钦差时带回家光宗耀祖的两块镏金朱砂的“钦命”金牌。<br> <b>晓起村风情</b> <p class="ql-block"><b>(全文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