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铁锹的传奇》

珠猪姥爷

<b><font color="#ed2308">《五把铁锹的传奇》</font></b><br>作者:左晓波<br>诵读:珠猪姥爷 <font color="#167efb">题记:<br>  用“铁锹”翻开这段过往,是为了捡拾一段刻度铭心的岁月;从而获得一种久违的,铁的意味,铁的光芒。</font><br><br>五把铁锹<br>啃着生硬板结的土地<br>锹锹捂着嘴不喊疼<br>五个女人<br>开土拓荒喝风咽沙<br>个个咬着牙铁了一颗心<br><br>这五颗铁心啊,就是<br>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br>大庆石油会战时<br>曾闻名遐迩,一度“爆棚”的“五把铁锹闹革命”<br><br>石油会战,叫劲儿的当口<br>粮食缺乏,野菜代食<br>饥饿和粮荒高悬在头上<br>蚕食着疲惫不堪的躯体<br>4万多石油会战大军中<br>4千多人患上了浮肿病 “走出家门,向荒原要粮<br>让亲人们吃饱肚子……”<br>看,第一把“铁锹”<br>拄着饥饿,最先站了出来<br>她就是年近50,已有五个娃的会战家属薛桂芳<br><br>她,走东家串西家<br>挨家挨户,苦口婆心<br>串联动员工作<br>做到了炕头上<br>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br>总算找到了4个人<br>她们是:吕玉莲、王秀敏<br>杨晓春、丛桂荣<br><br>薛桂芳把最大的娃留在老家<br>11岁的老二在家照看两个妹妹<br>自己将4岁小儿子带在身边 看,五个女人扎好头巾<br>扛上铁锹,背上行囊<br>抱起娃儿,拎起油灯<br>蹚着早春的寒风和泥泞<br>蹚着没腰深的枯草<br>蹚着千古洪荒的空寂和苍凉<br>走出家门,走向荒原<br>这天是,1962年4月16日<br><br>她们在远离住地15公里外<br>一个叫八一新村的地方落脚<br>利用钻井队遗留的房架子<br>搭上帐篷,盖成简易房<br>几捆干草,铺垫在地上<br>便是五个女人三个娃的地铺<br><br>夜里<br>风吹帐篷扑嗒扑嗒响<br>野狼发出渗人的嗥叫声<br>三个孩子吓得哭成一团<br>“狼怕响声,我出去敲水桶!”<br>薛桂芳边喊边敲打水桶<br>副业队的更夫听到了<br>燃起篝火,吓跑了狼群 喝水,喝碱泡子里的碱水<br>‌水碱几天便堵住了壶嘴<br>吃饭,和副业队搭伙<br>干嚼高粱米,干噎窝窝头<br>不见一滴油花<br>没有一叶绿菜<br><br>草高根深,死死抓着碱土<br>土层还未化开<br>五把铁锹,锹锹攻坚啃硬<br>掘出一块块冻土疙瘩<br>荒原、湖泊、沼泽、碱滩<br>雷电、苦雨、风沙、烈日<br>小咬的世界,蚊子的天堂<br>她们战天斗地与蚊虫共舞 一次次咽下眼里的泪水<br>一次次挑开手上的血泡<br>当大饥荒威胁生命的时候<br>人性会爆发意想不到的力量<br><br>她们与陆续赶来的姐妹们<br>人工拉犁开垦出30多亩耕地<br>当年,总算尝到了丰收的甜头<br>荒原,把“五把铁锹”擦得雪亮<br><br>大庆会战工委<br>动员全战区家属向薛桂芳学习<br>石油工业部授予她们一面<br>“发扬穷棒子精神<br>走自力更生道路”的锦旗 石油部长康世恩称赞道<br>“这五个穆桂英,铁锹<br>开荒闹革命,头开得好啊……”<br>从此,“五把铁锹闹革命”<br>传遍战区,越“闹”越大<br><br>第二年,“五把铁锹”<br>变成了70多把铁锹<br>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br>变成了1.5万把铁锹<br>家属生产队增加到500多个<br>开垦耕地1.9万亩<br>年产粮食达2500多万斤<br>强有力地支援了石油大会战 1964年4月4日<br>她们所在的钻井机关家属生产队<br>被誉为“农副业战线上的红色娘子军”<br>薛桂芳等五名带头开荒的家属<br>被称为“五个垦荒尖兵”<br><br>五把铁锹愈战愈勇<br>薛桂芳又挥锹带队<br>挺进油田第30口油井附近开荒<br>一股作气又开垦3000多亩耕地<br>被称作“松辽平原上的南泥湾” ‌五把铁锹<br>不仅是五把铁锹<br>是五把斩断饥饿,挑战荒野,挑战自我<br>硬是将命运困境翻转的信念之剑<br><br>五把铁锹<br>每滴滚烫的汗水<br>都在为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千军万马加油鼓劲<br>每一锹泥土的翻涌<br>都在助力石油滚滚冲出大地的胸膛 五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属呀<br>赤手空拳<br>向苦寒之地要粮<br>荒原上<br>唱出了一台大戏<br>一台五把铁锹定乾坤的大戏<br><br>五把铁锹<br>埋葬了一场大饥荒<br>挖出了一个<br>大粮仓的传奇 谢谢原创者的图片 <br>【作者简介】左晓波:原大庆油田作协副主席。电视剧《在昨天的土地上》编剧,长影摄制。诗歌获当代作家(诗人)杰出文豪榜、中华文人百强榜、传世经典榜三榜联合大赛第一名。全国诗词朗诵大会—“迎亚冬,赞冰雪”征文获银奖。百人合诵《端起松辽盆地》在大庆“百年放歌”艺术节,荣登大庆歌剧院公演舞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