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香港仔滨海公园与香港仔渔港是香港岛南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与休闲胜地,两者共同展现了香港独特的渔村传统与现代都市生活的交融。2025年3月23日,阳光明媚,笔者参观完黄竹坑ADC艺术空间后,慕名走进了香港仔滨海公园,欣赏了公园与渔港风光。</p><p class="ql-block">据公园里公开的资料介绍,香港仔海滨公园于1992年启用,以海滨风光为核心,拥有细腻沙滩、清澈海水及观景亭等设施,是市民休闲的热门场所。在公园内沿着海滨长堤漫行,可以见到儿童游乐场、健身径、篮球场及轮椅友好通道。观景亭位于制高点,可俯瞰香港仔港湾的帆船往来与远处太平山景致,成为拍照打卡胜地。因为是阳春三月,公园里百花齐花,在正午阳光下特别耀眼,吸引了许多游人止步观赏,并拍照留存。</p><p class="ql-block">其实,香港仔滨海公园附近,还汇聚多元文化元素,比如香港艺发局大楼内设有ADC艺术空间,还有艺发局展览厅,艺术爱好者可以往观。还有香港仔历史博物馆,通过文物与民俗展览,展现区域从渔村到现代社区的演变,可惜我无暇前住。 据说,更吸引人的,是每年端午节前后举办的龙舟竞渡,延续了渔民百年传统,每年却吸引无数市民与游客参与,热闹非凡。 关于美食,附近茶餐厅提供烧鹅、叉烧等地道港式风味,夜市则充满街头小吃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喜欢原生态与郊野游的,毗邻的香港仔郊野公园,以自然步道和香港仔上下水塘为特色,特别适合徒步与观鸟。春夏季节,繁花盛放,绿荫环绕,是都市人远离喧嚣的“后花园”。</p><p class="ql-block">据公园里面公开的文字资料,香港仔渔港的历史可追溯至14世纪,曾是香港四大渔村之首,鼎盛时期(上世纪70年代)渔民人口达5万,以“水上人家”的住家艇生活闻名。渔民以舢舨船为家,捕鱼为生,避风塘内密集的渔船和艇户棚屋构成独特的渔港景观。如今,尽管现代化游艇逐渐取代传统渔船,但渔港仍保留着浓厚的渔业文化。例如,渔民文化博物馆通过老照片、龙舟模型等展品,记录了昔日渔民的社区生活与海上作业场景。</p><p class="ql-block">随着科技进步,渔业从人力密集型转向自动化,无人驾驶渔船、智能鱼群探测等技术广泛应用。有的渔民已从传统捕鱼转向海鲜贸易,并依托内地市场实现转型。为传承文化,有的渔民还兼任义务导赏员,长期致力于推广渔港历史,并组织渔船巡游活动,以爱国爱港为主题,延续渔村精神。</p><p class="ql-block">蓝天碧空,春花盛开,安静祥和。这样的香港,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