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艺术系列之五

青岛北部画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无数成名画家的例证来看,要取得艺术创作的成就,都是与画外丰厚的文化修养分不开的,特别是与其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密切相关。在张白波先生的艺术生涯中,透过一幅幅版画和一篇篇散文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厚重的文学底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是先从早年读书说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白波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里写到,他在青少年时代非常幸运地有过两次文学作品阅读高潮期。第一次是他在青岛九中读初中时,有幸被校图书馆的老师选中到图书馆长期服务,近三年下来他几乎读遍了馆里的中国古典小说、当代小说和许多有趣的翻译小说。第二次是“文革”期间他妹妹分配在青岛造纸三厂工作,当年厂内仓库不断地堆积“破四旧”后收缴来的旧书,于是妹妹和她的同事经常会挑些旧书带回来传阅。几年下来,他几乎读遍了国内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无疑,大量的阅读,深沉的思考,审美的熏陶,为他积淀下了人生艺途跋涉的能量,也为他日后的写作铺垫了底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青岛九中初中生张白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说他的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白波先生一直勤于动笔写作,早年的长篇日记不说,在多种美术专业刊物发表的版画论文不说,单就他近二十年来的写作就可圈可点。2004年张老师刚从青岛画院退休,静静地坐在他翠竹环绕的“伴绿阁”画室里思绪飞扬,萌生了记录感受的念头。他自己装订了一个精致的本子,每每把成熟的稿子用铅笔精细地抄录在上面,两年下来本子写满,共计有散文六十篇,文集题名为《伴绿阁絮语》。张老师在该文集“后记”的最后一段写到</span><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顾前面的文字,其实只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美”和“生命”。美,飘渺着,是永远的诱惑和寄托;生命,流逝着,是不可追回的短促和宝贵。美和生命在时空中相互映衬、交融,犹如清丽跳荡的竖琴和沉郁舒缓的大提琴的二重奏,委婉而深情。我让优美的音乐流淌在心中,凝结在字里行间,感到一种满足和宽慰。 ——白波 2006深秋于伴绿阁</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手抄本《伴绿阁絮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伴绿阁絮语》后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老师继续在写。电脑码字是那么方便,文稿保存在文件夹里,随时可以修改,渐渐又积攒了不少散文,还有诗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2年岁末张老师开通了博客,于是有些文章就上传到博客交流了。张老师乐于旅游,这时游记成了他写作的重要内容。加勒比海的环海行踪写了哥伦比亚、巴拿马、洪都拉斯、墨西哥……环地中海行踪写了意大利、克罗地亚、土耳其、希腊、法国、马耳他、西班牙……欧州行踪写了德国、荷兰、丹麦、捷克、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更不用说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埃及等举办画展学术交流所写的东西了。国内旅游有时也写,比如西藏之行就留下了不少文字。随着博客日渐淡出关注,手机微信公众号又兴起,写作的方式也变了。这是后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张白波先生在日本举办画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张白波先生在美国讲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张白波先生在埃及办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张白波先生在西藏旅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后来张老师专题性的文章就比较多了。2013年应《青岛文学》之约他写了自传性的《回首乱山横》;2014年为纪念姜宝星老师逝世20周年他写了长篇回忆文章《亦师亦友姜宝星》;2019年他忆写了青岛版画史《艺史留痕——我和青岛版画研究会》;2020年他为青岛九中(礼贤)建校120周年校庆史志写了《学生时代——世纪沧桑忆九中》;2022年他为青岛六中建校60周年写了《美术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长篇史料文章等。张老师的这些文章大都牽扯着一些历史看点,都是在借个人的经历叙述历史,展示当年的社会生态,俱有公共阅读价值。2023年他把一些回忆文章汇集起来,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28万字的张白波散文集(一)《回首乱山横》。张老师在后记中写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阅历和记忆是老年人的精神财富,当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可能就是史料。尽管小人物的资源或许微不足道,然而延绵的历史长河不正是这些涓涓细流和浪花汇成的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张白波散文集(一)《回首乱山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白波散文集(二)《花落知多少》即将出版。该文集里的“花木心语”“画外随笔”“诗歌散页”“艺事琐评”四个栏目中共收有散文诗歌一百余篇。如果说张老师的散文集(一)是纵向地陈述人生历史的话,那他的散文集(二)就是在横向地展露自己的性情。张老师在《花落知多少》的前言中写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毕竟当下社会中,从容、淡雅、风骨,这些传统的中国文人气质正日渐稀缺。物以稀为贵,唯其稀缺,于是能欣赏、追寻、承袭这些人格境界,已成为少数人的精神奢侈了。我觉得,我有点奢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张白波散文集(二)《花落知多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过张老师文章的朋友都对张老师的文笔称赞有加。张老师的文风质朴醇厚,娓娓道来之际携带着真情实感,就像他的版画作品一样,可以与人无障碍地交流。张老师他自己也说,他做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过那么多范文,知道好文章的底细。他努力写好自己的作品,主观上自我要求质量能达到上课堂的水平,能经得住语文教师的分析。说来也巧,张白波老师还真有一篇散文被国家教育部选入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还有美文被广播电台选来诵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仰望我的老师张白波先生,一路采访下来受益匪浅。回头我们将作他的访谈直播,聆听先生“从木刻到拓彩”的版画艺术求索历程,分享他的创作理念、经验体会和审美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期待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拓彩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版画家张白波访谈直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导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因其具有社会属性,也应成为社会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术青岛、青岛北部画院所做的著名艺术家访谈节目,就是在向大家介绍艺术家的同时,通过对话,让受众更多地了解艺术家的学术见解、创作体会,以提升广大受众的艺术欣赏水平,起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期直播将推出著名版画家张白波先生。张白波不仅在版画创作领域别有建树,开创出“石膏拓彩版画”的新形式、新技法,多次获得国家重要奖项,是一个时代中国版画的优秀代表性画家。作为艺术家,张白波还在相关的文化领域也多有涉猎,如书法、音乐、花木盆景、美术教育以及文学写作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绩和话题。周日(3月30日)下午14:30我们将安排一场与张白波先生面对面交流的采访、直播,他将讲述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作品剖析和人生感悟,与大家分享艺术审美的快乐。我们热情欢迎新老朋友届时光临进入直播间,一起聆听交流,渡过一个愉快的下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保存图片到相册,微信点击二维码,预约直播间…让我们共同走进张白波老师的艺术人生,周日不见不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