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长征2365||总书记走进“侗乡第一寨”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深情讴歌新时代

紫秋

<p class="ql-block">【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365:</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北京多云·/7℃至21℃)。地处贵州黔东南州黎平老区县的肇兴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侗乡第一寨”。</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歌声如清泉流淌,饱含乡亲们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p><p class="ql-block">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声音宏大的歌,它是侗族多声部歌曲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的歌,由于“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而侗族大歌又贯穿于鼓楼对歌的始终,侗族人便把“嘎老”视为多声部歌的总称,即称“侗族大歌”。</p><p class="ql-block"> 侗族的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叙事歌。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区及广西三江、湖南与贵州毗邻的侗族村寨,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20万。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作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侗族大歌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p class="ql-block"> 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起,侗族大歌开始被引进小学和中学课堂,部分高校还开办了侗歌、芦笙、少数民族歌舞等专业,让艺术在年轻人的心中萌芽、开花。 </p><p class="ql-block">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让2500多岁的天籁之音越传越远,愈发动听。</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离开侗寨时,村民又深情唱起《侗歌声声唱给党》,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和依依不舍。“美丽的侗寨哎,绿水青山好风光。鼓楼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给党……迈进了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美好的生活幸福万年长……”歌声宛如天籁,承载着侗家人最质朴、最诚挚的感恩之情,萦绕在古寨的上空。</p><p class="ql-block"> 文旅新长征,我们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资信/媒体驿站,编撰/紫秋)</p> 习言道 | 侗寨迎接习近平的这段表演,很不简单<div><br></div><div>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声音宏大的歌,它是侗族多声部歌曲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的歌,由于“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而侗族大歌又贯穿于鼓楼对歌的始终,侗族人便把“嘎老”视为多声部歌的总称,即称“侗族大歌”。<br><br>侗族的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叙事歌。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区及广西三江、湖南与贵州毗邻的侗族村寨,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20万。由于侗族大歌具备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突出价值,作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侗族大歌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r><br>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br></div> 地处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侗乡第一寨”。<br><br>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歌声如清泉流淌,饱含乡亲们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总书记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br><br>习近平总书记离开侗寨时,村民又深情唱起《侗歌声声唱给党》,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和依依不舍。“美丽的侗寨哎,绿水青山好风光。鼓楼下把歌唱,千年的侗歌唱给党……迈进了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美好的生活幸福万年长……”歌声宛如天籁,承载着侗家人最质朴、最诚挚的感恩之情,萦绕在古寨的上空。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结束时,同乡亲们挥手道别。<br><br>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留下许多与人民在一起的温暖瞬间。各族群众也用歌声表达对领袖最真挚的情感。<br><br>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四川大凉山深处的火普村,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建设情况。考察快要结束时,村里的男女老幼排起长长的队伍,同总书记依依惜别。队伍里有人唱起彝族民歌《留客歌》,乡亲们跟着唱了起来。“明年今日早早来,满山花儿在等待,美酒飘香在等待。珍贵的朋友、朋友,请你留下来、留下来……”<br><br>2020年1月,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总书记对村民说道:“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乡亲们唱着《阿佤人民唱新歌》,簇拥着总书记走出村口,歌声笑声在村寨久久回荡。 △3月19日,云南丽江古城各族群众热情欢迎习近平总书记。<br><br>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云南考察,在丽江古城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同大家亲切交流。古城居民和游客见到总书记十分兴奋,争相问好,有的还弹奏乐器、载歌载舞欢迎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祝福大家,“希望你们的生活幸福安康,就像纳西族的大姓‘和’姓一样,和和美美”。<br><br>“远方的贵宾到苗寨,苗家儿女喜盈盈、喜盈盈……”2021年2月,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村广场上,少数民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唱起了欢快的苗家迎客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br><br>歌声融情,声声歌唱幸福,诉说感念之情。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古城考察时,同居民、游客亲切交流。<br><br>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民族地区群众,一次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一次次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br><br>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守望相助,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br><br>新征程上,各族儿女心手相牵阔步前行,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新网3月21日电题:侗寨迎接习近平的这段表演,很不简单<br><br>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同乡亲们亲切交流。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了世代相传的侗族大歌。<br><br>  习近平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br><br>  “总书记听得认真,还夸赞侗族大歌保护得好、演唱得好,十分专业。”参与现场表演的肇兴侗寨村民陆昌龙接受采访时表示,“那一刻,我的内心满是感动与自豪,这是莫大的鼓舞,我们定当将这些珍贵的曲目代代相传!”<br><br>  这些从山野间飘出的天籁之音,已经传唱了2500多年。  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千百年来,侗族人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通过以老带新、以大带小的口传亲授,将侗族大歌代代相传。<br><br>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高音部像蝉翼划破晨雾,中音部如溪水漫过青石,低音部则是土地深处的共鸣。<br><br>  从历史故事到生活礼仪,侗族人不仅歌唱自然之美、爱情与友谊,还唱出对生活的热爱。<br><br>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侗族大歌的声音飘出了深山,走向了世界。<br><br>  1986年,侗族大歌亮相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就技惊四座,被誉为“如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br><br>  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委员会评委们称它为“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br><br>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他曾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br><br>  20世纪80年代起,侗族大歌开始被引进小学和中学课堂,部分高校还开办了侗歌、芦笙、少数民族歌舞等专业,让艺术在年轻人的心中萌芽、开花。<br><br>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被观众频频点赞的“宝莲盛开”配乐,正是来自侗族大歌。目前,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侗族大歌舞台表演创作人才培训》正式开班,为侗族大歌传承注入新鲜血液。<br><br>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让2500多岁的天籁之音越传越远,愈发动听。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化公益主编</h3> 中华榜样文化大使紫秋简介。<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