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乾隆补刻兰亭修禊图大长卷</p><p class="ql-block">《兰亭修禊图》是描绘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等人临曲水而洗涤作诗。王羲之乘兴作《兰亭集序》,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明清时期,兰亭修禊图像最为繁荣鼎盛,明代益王朱翊鈏曾刻《兰亭图》(称大兰亭),为世人珍重。清乾隆四十五年,皇家得明益王所刻《兰亭图》残石十四块,乾隆命使此图“悉还旧观”,凡缺失不全者,悉为摹补,又增刻大臣跋语。乾隆皇帝亲自题跋考证,世称为《清御题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帖》。这部拓本的辑录之完整、拓工之精细,远超明本,堪称存世珍品。</p><p class="ql-block"> 《清御题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帖》刻成后置于清宫内府,乾隆曾命传拓多部,故宫博物院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均藏有初拓本。中国嘉德2016年秋季拍卖会《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拍出一卷乾隆时期内府拓本,成交价138万元。乾隆补刻兰亭在八国联军进京时惨遭毁坏,存残石十七块,甚是可惜。当代碑帖研究大咖田振宇先生曾有专文论述,详见参考图。</p><p class="ql-block">拍品亮点1:此为清末原石残损后的精拓本,棉连纸字口清晰,其效果仅次于清内府本,应为当时的官方拓本无疑,对研究该套刻石的流传和版本具有重要价值。此类拓本传世稀少,目前仅见数纸。 </p><p class="ql-block">故宫藏本资料:https://www.dpm.org.cn/dyx.html?path=/Uploads/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11/0242/img0006.xml</p><p class="ql-block">拍品亮点2:此长卷尺幅巨大,蔚为壮观。长约11.3米,宽40厘米。共收录残石拓本十八种,精工托底,可直接再装成长卷赏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