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乘双层巴士游伦敦

lyq

lyq         15645979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日一大早,乘伦敦地铁在维多利亚站下车时,透过顶棚玻璃,我仰望天空,它仿佛被一层淡淡的、灰蓝色的云雾轻轻覆盖,云朵变得厚重而低垂,宛如吸饱了水汽的棉絮,光线变得柔和而暗淡,偶尔从云层的缝隙中透出一缕微弱的光,凭着对英国特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了解,我知道,快下雨了。果不其然,一走出车站,细雨如丝般悄无声息地飘落,像是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街道上,行人匆匆撑起五彩斑斓的雨伞,行走间构成了一幅流动的雨中画卷。</p> <p class="ql-block">  路边正停着一辆双层观光巴士,线条流畅而饱满,给人一种稳重大气的感觉,车身涂装亮丽,尽显豪华与大气,我快步上车,直奔上层。这种大巴1954年首次出现以来,已经成为了伦敦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解决了伦敦街道狭窄的交通问题,而且还成为了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大巴车箱宽大,座位舒适,提供了城市全景视野。除英语外,大巴车还提供中文、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导览服务,乘客可选择自已熟悉的语言,更好地了解伦敦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坐在前排,整个伦敦仿佛在我的眼前缓缓展开。雨中的伦敦,少了些喧嚣,多了份宁静与祥和。街道两旁的建筑物被雨水冲刷得更加清晰,历史的痕迹在雨中若隐若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随着巴士的前行,大本钟和国会大厦映入眼帘,在雨幕中更显庄重,地面在雨中的洗礼下泛着光泽。大本钟,又称伊丽莎白塔,不仅是英国议会的工作场所,更是民主制度的象征,1895年投入使用,位于泰晤士河北岸,是联合王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更是英国人的骄傲,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确的时间报时使其成为了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象征。大巴经过大本钟时,恰逢整点时分,时针已连续转动了165年的大本钟那深沉而悠扬的钟声响彻云霄,穿透雨雾,仿佛在诉说着伦敦悠久的历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着泰晤士河前行,伦敦塔桥进入视野。该桥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此名,分上下两层,上层支撑着两座约60米的高塔,下层桥面人和车辆皆可通行。如果巨轮鸣笛而来,下层桥面能够在一分钟内自动往两边翘起让巨轮通过,此时行人可改道从上层通行。据介绍,可以翻动的每半个桥面的重量都在千吨以上,塔桥1895年投入使用以来,桥面已开过6千多次,平均每周一次。其机械功能近130年来从未发生故障,我不由对英国早期工业之发达深表敬意。</p> <p class="ql-block">  随后,巴士驶向泰唔士河南岸,高135米的巨大摩天轮在雨中转动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像天空之眼注视着伦敦,人们称之为“伦敦眼”。伦敦眼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千年之始年,即2000年而修建的,因此又称为“千禧摩天轮”。建成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旋转建筑物,于2000年3月开放,我曾在泰晤士河北岸,以此为背景留下了难忘的一瞬。伦敦眼有32个乘坐舱,由序号1,排列到33,因为宗教忌讳,无13号。舱内有空调,转一圈30分钟,乘客可以升上半空,鸟瞰伦敦。伦敦眼夜间则化作一个巨大的蓝色光标,成为伦敦夜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增添了泰晤士河的梦幻气质,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选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p> <p class="ql-block">  我在车上欣赏着雨中泰晤士河的美景和伦敦的天际线,大巴驶上威斯敏斯特大桥,跨过泰晤士河,到达北岸,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在雨中隐约可见。这座教堂气势恢宏,建筑风格独特,其壮观的圆形屋顶和灰色砂岩外墙增加了建筑的质感和庄重感,不仅是英国第二大教堂,还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其屋顶直径达34米,高约111米,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大教堂宽约74米、纵深157米,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内部静谧安祥,现任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与王妃戴安娜1981年7月29日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世纪婚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了当时全球关注的焦点,至今仍为英国人所乐道。</p> <p class="ql-block">  巴士继续前行,来到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该博物馆形似中世纪大教堂,总面积4万平方米,最初作为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成立于1881年,它在1962年独立出来,并于1992年正式更名为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它拥有7500万动植物和化石矿物标本,其图书馆有书刊50万种,全馆有20间大陈列厅,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在雨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是一座知识的殿堂,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伦敦人说,这个博物馆是伦敦群众性科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年观众和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达200万人以上,向人们传授自然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大巴车驶入了繁华的牛津街。此时,天空突然变得漆黑一片,仿佛夜幕提前降临。在渐渐加大的雨中,街道两旁的路灯依次点亮,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天幕之灯悄然亮起,在雨幕中闪烁,宛如天空中的星辰落入凡间。牛津街全长不过2公里,却云集了超过300家世界大型商场,是英国首要的购物街,也是欧洲最繁忙的商业街之一,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千万游客到此观光购物。即使雨滴霏霏,也阻挡不了人们的观光和购物热情,街上人潮涌动。牛津街不是步行街,公共巴士、出租车很多,车行缓慢如蜗牛爬行。伦敦的观光巴士大都提供“随上随下”的服务,也就是可以在行程中的任何指定地点下车游览,然后再乘下一辆观光巴士继续行程。我自然乐于享受这一服务,索性下车,汇入人流的海洋。我在雨中漫步,参观了街道两旁古香古色的精美欧式建筑,逛了好几家高端百货商店,感受了超高的人气、见识了牛津街的繁华……大约一小时后,天空又明亮起来,仿佛老天爷收起了夜幕,我招手登上了一辆双层巴士,不久后来到了如雷贯耳的特拉法加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这个广场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特拉法加海战而修建的。1805年10月21日,由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与法国海军将领维尔纳夫率领的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西班牙特拉法加海角相遇,双方激战5小时,虽然纳尔逊最后牺牲了,但英国舰队击溃了联合舰队,俘虏了18艘战舰,生擒了联合舰队主帅维尔纳夫。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迫使拿破仑彻底放弃了从海上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广场中央耸立着高55米的纳尔逊纪念碑,碑顶屹立着纳尔逊的铜像,碑基正面的青铜浮雕,反映了此次英国舰队战胜法西联合舰队海战的场面。每年10月21日,是纳尔逊牺牲的日子,总有许多人到特拉法加广场举行悼念活动,纪念他们的传奇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在绵绵细雨中,双层大巴悠然行进,不多久,便来到了林荫路。这里弥漫着湿润清新的气息,树叶被雨水冼刷得更加翠绿,路面泛起点点水光。行人撑着各式各样的雨伞匆匆或悠闲走过,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白金汉宫和其对面的维多利亚女王镀金雕像渐入眼内。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事处,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在雨幕的轻拂下,更显古朴与庄重,仿佛是位默默的王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5月24日出生,卒于1901年1月22日,享年82岁,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在位时,是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几十年,正值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工商业经济领先,科技进步国力强大,君主立宪制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维多利亚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维多利亚雕像在雨水的洗礼下,熠熠生辉,她那坚定的目光穿越了时空,凝望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英国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雨丝轻舞,为这趟雨日里的双层大巴伦敦游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幔,让一切景致都显得格外梦幻迷人。雨中的伦敦,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既有繁华的喧嚣,又有宁静的美好。我沉浸在这份诗意中,心中涌现着无限的感慨与遐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4日于重庆两江新区恒大华府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