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热河一村园文苑网络微刊</p><p class="ql-block">2025第42期总第(234)</p><p class="ql-block">热河虽小名四海,世界虽宏一村园。</p><p class="ql-block">闲坐笔吟山庄赋,寄情托景志抒安。</p> <p class="ql-block">《知青舍己救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一一郭建中撰写</p><p class="ql-block"> 春日的丰宁坝上,寒风还未散尽,远处连绵的山峦在风中勾勒出黄白的轮廓。山嘴公社土城沟大队孤山子东生产队几位下乡知青正在和社员们一块整理春播工具。</p><p class="ql-block"> 知青韩立波正弯腰整理犁杖,抬眼望见东月正在准备打滚子工具,两条羊角辫随风一晃一晃的。生产队的春播队伍在社员,牛群,犁扙,滚子混着此起彼伏的吆喝,织就了1969年春天最寻常的春播晨曲</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头黄色的小牛像是被什么惊着了,猛地扬起前蹄。它脖颈上的缰绳在挣扎中崩断,甩出刺耳的脆响。当众人反应过来时,这头三百多斤的牲畜已发狂般朝着东月冲去,蹄下翻飞的泥土在空中划出焦灼的弧线。正在给牛套犁杖的韩立波瞳孔骤缩,他看见小姑娘的碎花棉衣在风里猎猎翻卷,像片随时会被撕碎的蝴蝶翅膀</p><p class="ql-block"> "躲开!"嘶吼声从喉咙深处迸出的刹那,韩立波已纵身扑向牛头。二十岁的臂膀死死箍住牛角,青筋在麦色皮肤下暴起如盘虬的老藤。疯牛喷着白沫的头颅重重撞上他的右脸,温热的鲜血瞬间模糊了视线。他听见自己颧骨与牛角相撞的闷响,却更清晰地听见身后传来东月踉跄跌倒的哭声——这让他把十指更深地陷进牛鬃里,仿佛要把全身骨骼都钉进这片浸透春寒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快拿麻袋!"郭建中的喊声刺破凝滞的空气。常幸抄起装种子的麻袋罩住牛眼,徐锦秋则拽着东月的胳膊退到安全处。当众人终于制伏疯牛时,韩立波已经半跪在泥土上,鲜血顺着眼角流向下颌,滴在皮袄上,将皮袄染成暗红色。他胡乱抹了把脸,开裂的唇角竟扯出笑纹:"没撞伤小东月吧?"</p><p class="ql-block"> 牛车在草滩路上颠簸了四十分钟才到平安堡战区医院。郭建中始终捂着韩立波的眼角,常幸始终托着韩立波的后颈,让他的头枕在自己棉袄上。徐锦秋攥着毛巾,每隔几分钟就替他擦拭凝结的血痂。十针缝合的疤痕最终像道月牙刻在眼角,却成了丰宁坝上乡亲们口中"比坝上油菜花还鲜亮的光荣花"</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当韩立波带着这道疤重回坝上,当年吓得浑身颤抖的东月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站在老柳树下,望着那道随岁月泛白的伤痕,忽然深深鞠了一躬。春风掠过抽青的莜麦田,将当年牛的疯叫、缝合线的颤抖与知青们沾满泥星的青春,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的心跳里。</p><p class="ql-block"> 岁月有痕。至今额头上还留着印记诉说着知青下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承德市滦河镇滦河老街:三百年的岁月沉吟》</p><p class="ql-block">一一郭建中撰写</p><p class="ql-block"> 在燕赵大地的怀抱中,承德市滦河镇静静地躺卧,而滦河老街,便是这镇上的一条历史脉络,悠悠地延伸着,诉说着三百多年的沧桑与辉煌。这里,是我的出生地,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历史的汁液。</p><p class="ql-block"> 滦河老街,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像一条蜿蜒的老龙,穿镇而过,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我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缘。走在老街上,青石板路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仿佛一幅幅精美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p> <p class="ql-block"> .穹览寺,是老街上的一座古刹,它静静地坐落在街角,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寺内香火缭绕,梵音阵阵,让人不禁沉醉于那份宁静与超脱之中。正如古人所言:“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在穹览寺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心灵的宁静与幽远。</p> <p class="ql-block"> 财神庙,则是老街上商贾们心中的圣地。庙宇虽小,却寄托了人们对财富与幸福的无限向往。每当节日来临,这里总是香火鼎盛,人们虔诚地祈求着财运亨通,生意兴隆。财神庙,见证了滦河老街的繁华与喧嚣,也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作为回族同胞的精神家园,更是老街上的一道独特风景。那独特的建筑风格,那庄严的宗教仪式,都彰显着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了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也体会到了宗教文化的包容与共生</p> <p class="ql-block"> 而喀喇河屯行宫,则是老街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行宫曾是皇家避暑消夏之所,其建筑之精美、布局之巧妙,都让人叹为观止。行宫内,亭台楼阁、山水园林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漫步其中,我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琴声,看到那翩翩起舞的身影,感受到那份属于古代的奢华与风雅。正如古人所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喀喇河屯行宫中,我仿佛领略到了那份难以言喻的真意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滦河老街,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都记录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走在老街上,我仿佛能听到岁月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呼吸。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传说,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滦河老街,是我的根,我的魂。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都会保留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热爱。因为,这里是我永远的家乡——承德市滦河镇滦河老街。</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郭建中,男,满族,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1947年岀生,承德市人,承德一中高中老三届下乡知青,78年恢复高考上大学,承德师专,河北师大毕业,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退休。</p> <p class="ql-block">主编:唐永学</p><p class="ql-block">副主编:</p><p class="ql-block">牛伯忱 赵士红 戴俊卿 周保祥</p><p class="ql-block">马剑英 刘瑞琴 张文革</p><p class="ql-block">编委:</p><p class="ql-block">徐福文 马松涛 温天河 张宗耀</p><p class="ql-block">鲁景华 关胜伶 郭亚斌 韩国占</p><p class="ql-block">艺術顾问:</p><p class="ql-block">宁继东 陈宝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