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承

红棉 美篇号262960296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忆童年天地征文活动【游戏】序幕已经拉开了。我立即翻箱倒柜似地搜寻着脑中的每一个角落,想重拾那些自己儿时钟爱,或曾是自己用心创作的独特游戏之时,突然映入眼帘的是孙女玩的“小沙包。"这不就是儿时我的最爱吗?正因为喜爱,所以精心制作给孙女玩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年前,我利用旧床单來裁剪缝制,用红豆代替沙子做为填充物,一共做成了十三个“豆袋”(粤语叫法)。玩到现在剩下这十二个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抓沙包”又叫"丁春"是家乡说法。那可是我们童年记忆里一抹挥之不去的亮色。无论室內室外,自己一个人可以玩,或是几个小伙伴找个空地,便可随时开启这场充满乐趣的游戏。大家围坐一起,轮流参与,全神贯注地调动眼力与手速,配合默契的心思让每一次抓取都精准无误。游戏技巧的灵活运用尤为重要,倘若在抓取过程中,抓错或接不住,便要遗憾退场,静候下一轮的机会。直至所有的沙包都被成功抓取,最终,谁拥有的小沙包数量最多,谁便是这场欢乐游戏的赢家。</b><b style="font-size:15px;">(以下视频"抓沙包"基本动作示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一边抓着沙包,嘴里还一边轻声哼念着家乡闽南话的歌谣:“丁春,呷你一,陪你两,七巧碰,碰七巧。”这简单而朗朗上口的歌谣,伴随着童年时每一次跃动与欢笑,成为我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制作沙包需要碎布与填充物(谷物、豆类或沙粒)。我向母亲请求,将裁剪衣物后剩余的碎布用来制作沙包。母亲答应了,还提前用缝纫机将这些大小不一的碎布缝制成一个个小布袋,说道:“剩下的工序,就靠你自己完成了。”我胸有成竹地拍着胸脯,大声回应:“没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昔日物质匮乏,填充物当然不会用谷物豆类的了。我四处寻找沙子。自家屋前、邻家屋后,但凡有泥沙尘土的地方,都留下了我忙碌的身影。我用手反复不停地抓起沙土,让沙子留在上面与尘泥自然分离。这边掏掏,那边抓抓,终于留够可用的沙子。随后,我将这些沙子用水冲洗干净。晒干后,小心翼翼地装入母亲做好的小布袋里。在母亲的示范和帮助下,我一针一线地将装满沙子的小布袋逐一封口,飞针走线之时,一不小心针尖刺中手指冒出血珠。我忍着疼痛,把冒血的手指放入口中减轻痛楚后再继续。终于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沙包。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乐趣,锻炼了意志,还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技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于是,我的书包一角就是这些沙包的家。下课钟声一响,操场看台边我们几个人围成一圈"七巧碰"声此起彼伏;放学了,我家门前石板上围在一起的我们又开始“碰七巧”声声迴响。直到天色昏暗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此情此境就仿如昨日,让人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虽做好了"豆袋”,但当时孙女还小,无法掌握抓沙包的技术,但她经常用这些“豆袋”好像投篮一样地来投掷,或在玩“煮饭仔”时,用两个豆袋中间夹一张纸做成“汉堡包”等等。一样充满创意、乐在其中。 最近,孙女已逐渐学会抓沙包的一些技巧,相信不久她一定练习得更加娴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抽字条”是我小时候寓学于乐的游戏。读小学那时,老师教完生字词后会进行默写小试。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字词,我把它们写成一张张小纸条,放进衣服口袋里。课余时间,我便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玩起了抽字条游戏。我们轮流抽取,读出上面的字词,读错的人要罚写一遍。久而久之,我们几个人几乎每次默写都能拿到满分,因此受到老师的表扬,还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既简单好玩又有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抽中“扭屁股”字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今抽字条成为正读幼稚园小妹的趣味时光。姐姐当年亲手写下了一张张小字条,成为她们共同喜爱的游戏。当她随着抽出“喝水”的字条时,便模仿着喝水的动作;当抽到“扭屁股”“跳一跳”的字条,她便欢快地扭动、跳跃,那天真烂漫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而当她抽到“糖果”“饼干”的字条,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得到一粒糖或一个饼干的奖赏,可是最纯真的期待。在这样的游戏互动中,她不仅认识了文字,更深刻理解了它们的意义,学习的兴趣被悄然点燃起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这是2020年3月拍的.(穿纽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充满童趣、考量专注与耐心的左右开弓“踢纽扣"游戏,总是让人玩得不亦乐乎的。首先用一条绳子,几个纽扣,在绳子上细心穿入纽扣,做成一条纽扣绳。然后,手握着纽扣绳,手、眼、脚默契配合,对正绳中纽扣,左右脚轮流踢,踢中次数最多者便是赢家。这便是我童年时简易又乐趣无穷的小游戏。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纽扣绳来到学校,于课余时间与同学们轮流玩耍,可以两个人,一个用左手一个用右手共同拉住纽扣绳,然后一个左脚踢,另一个右脚接着踢,不断重复动作,接不住三次就换人了,我们称它为左右开弓。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耐心与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那是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今天姐妹俩玩起左右开弓踢紐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些年,我们用双手赋予玩具生命,用智慧编织童年的游戏。在这些简单却充满想象的玩乐中,我们一路成长,收获的不仅是欢笑,还有对世界无尽的好奇与探索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陪伴小朋友们的是更多日新月异的科技玩具与游戏,这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游戏中的欢乐是无可替代的;自己挖空心思制作的玩具小游戏是一世难忘的。我们也应该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传统,那些文化瑰宝,分享给我们的孩子们。引领我们的孩子多走出室外嬉戏学习。让启迪智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童年游戏魅力光彩再现,并得以世代传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