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纪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

Fangxing

<p class="ql-block">  泉州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始建于北宋,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它不仅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见证了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全长731米,宽4.5米,采用花岗石砌筑,共有45座船形桥墩和47道桥孔。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包括: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洛阳桥上,放眼望去,洛阳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桥身的石板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而沉稳,桥两岸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与古桥相映成趣。行至桥中亭,一座古朴的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映入眼帘,门上方、屋檐下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海内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一大港——刺桐(即泉州)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了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创举。</p> <p class="ql-block">  蟳埔村位于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是个地道的小渔村,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这里的两大特色就是蚵壳厝建筑和头戴簪花的蟳埔女。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装扮起来,做一次蟳埔女。</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惠安县大岞村是著名的惠安女原始发源地和聚居地,惠安女是一个特殊族群,几百年前,她们头上戴着花色头巾和黄色的斗笠,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脐;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被称着“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这样的装饰主要是为了便于劳作。</p><p class="ql-block"> 蟳埔女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