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九龙山

陈向明

<p class="ql-block">走进九龙山</p><p class="ql-block"> 樟湖境内群山环绕,绵延闽江流经故乡,我时常驻足宝福岭的将军顶远眺巍峨的九龙山,壮观的笔架山,当时还写了一阕词《沁园春-宝福岭》,其中有两句写了这两座山“眺九龙山峻,危峰挺拔,笔架山秀,绿水绵长”。这两座山也是家乡的绿色屏障,抵挡住寒流侵袭。望着高大的群山,一直有个愿望,能够走进大山,看看大山的真面目,领略群峰壮丽景色。这个春天终于有机会走进大山。朋友一行自驾直至九龙山脚,得以实现了多年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在九龙村,当地人没有“笔架山”的说法,他们把这一条山脉分出的两座大山都称之为“九龙山”。也许真应了那么一句话“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在其中看不到山顶上“笔架”的形状,当地人觉得高大的山脉延伸出的九条山脉,就像九条龙盘卧村子。自古以来,也正因为这九条山脉,这个村子成为“九龙村”。这座山是当地的一座圣山,一座滋养村民的福山。</p><p class="ql-block"> 一行五人乘车行驶至九龙山脚下开始攀登,村子的海拔380多,攀爬山顶只要两个小时路程。如果从樟湖镇武步村的赤岭这一侧攀登,大约需要四个小时的路程。从九龙村入口进入,放眼望去,山坡上一片桃树正是盛开之时,漫山遍野开满了桃红、粉红的桃花,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一簇簇粉红的花朵就如一朵朵彩霞在山坡上飘扬。这个时节,还能欣赏到桃花,真是意外的惊喜。在海拔八百多的“地母庙”依然还看到一株鲜艳的桃花,这不正是白居易笔下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境吗?</p><p class="ql-block"> 走过一段机耕路就入山了,这座山也是当地人的信仰圣地。同行的胡老师介绍,他前些年来登九龙山,上山的路还未修好,今天,我们攀登的就是当地的村民自发修建的简易石板路。他们就地取材,用山石铺成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林间小路。一行五个人,踏着石径,一步一步地向上爬。高大的山峰,树木繁茂,属于原始天然林,植被茂密,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地面,斑驳的光影交错,伴随着阵阵的清风,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走在“之”字型的山间野径,走在大山的怀抱,一切都放松了。人们常说要去征服大山,我觉得,人是征服不了自然的,大山的怀抱是宽广的,它们无私的接纳了人类。走在山里,看到一棵树,每一簇灌木,每一片树叶,都应怀着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 大约行程一个小时多到达一个垭口,胡老师说,已经行程过半,稍事休息我们就继续攀登。在垭口上,我们继续沿着山坡的小路往下走。随着海拔升高,山上的树木更为茂密,石径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踩在落叶上,我们小心翼翼,担心滑落。山坡上大石块都被绿绿的青苔所覆盖,此时,明媚的阳光也无法渗透进来,大山之中更为幽静,只听见我们几个人踩在枯叶上发出喳喳的声音。下坡一小段又开始上坡,快要到达山顶,大家的脚步开始缓慢,双脚有些漂浮了。带队的胡老师一直鼓励,马上就到,马上就到,大家振作精神,继续加油。这时,只见高大的崖壁有一口布满青苔的井,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缓缓地渗出来,这就是上山取“仙水”的“龙王井”。水量不大,却从不断流。我爬过樟湖境内的几座仙山,在山顶上都有一口誉为“仙井”的水井。在崖壁上,依稀还可以看到石壁上斑驳的文字。我们也取了水,带到山顶喝上一口仙水泡的茶。</p><p class="ql-block"> 从“龙王井”十来分钟就看到了一面石鼓,也有人称为“风动石”。这面石鼓矗立在上山的路边,一块高大的石头,高约五六米,宽为两三米,庞大的长方体石块,悬浮在石座上,巨大的石块悬在底座上,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可是,几千年过去了,这块巨石依然悬在小小的石座之上。这面石鼓或许正是地母发号施令之鼓,石鼓上方清晰可见的裂缝不就是最好的实证吗?</p><p class="ql-block"> 从“石鼓”到山顶这是最为陡峭险峻的地方。当地人供奉的“地母庙”也有称作“地母宫”的就在这崖壁上。在途中,巧遇隐居九龙山的一位隐士,也是一个道士。在跟他攀谈中,我们了解了,全国目前供奉地母神的庙宇只有五座,地母是掌管地面之神,女娲是地母的第二十四世,早于玉皇大帝三千年。据说,九龙山供奉地母始于唐朝。在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山之颠,我看到了一株桃花盛开的特别鲜艳。</p><p class="ql-block"> 从地母庙到山顶海拔高度还有一百米,这时,大家都比较疲劳,但抱着“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意志,终于到了山颠。笔架山有三个山峰,我们停歇的就是两座山峰的山坳,也就是笔架山的第一个顶峰。顶峰上有一块石头,海拔高度大约992米,这里就是笔架山的山颠。站在顶峰,视野广阔,闽江上下,河流纵横,蜿蜒绵延。群山起伏,浮云飘渺,河道桥梁,房屋鳞次栉比。真是“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看着笔架中间的高大山峰,却可望不可及。我望着阳光下起伏连绵的山川,浑身的疲劳消失殆尽,不禁惊叹自然之造化。</p><p class="ql-block"> 从山顶下来到了山坳,我们开始泡茶,能在海拔九百多的大山之颠泡上一壶仙水的茶,喝着醇香甘甜的茶,这是这座大山给我的馈赠。九龙山最为神秘的就是“仙人桥”。我们喝了茶,胡老师就带领我们去探秘仙人桥,仙人桥就在山坳附近,我们顺着山坳的一处狭隘,抓着树枝慢慢地走进“仙人桥”,我终于看到神秘的“仙人桥”。所谓的“仙人桥”也就是这两座山峰之间形成的峡谷,在峡谷的最近的连接处有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头搭在峡谷之上,这石头大约两米宽约七八十公分吧。这也许就只是仙人的通途吧,我这恐高症的人,低头多看几眼就开始头晕目眩,赶紧连抓带爬的出来,我想,我是凡人,那个“桥”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跨过的。</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九龙山不仅高峻,更有神仙;不仅风景秀丽,更是一座富有信仰的仙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