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突然怂了?

王文超

<p class="ql-block">美国为什么突然怂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近,特朗普公开表态,直言不想与中国进行任何形式的战争。这一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波澜。作为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在国际事务中向来以强硬姿态示人的美国,这样的态度转变实在耐人寻味。深入探究,会发现美国“认怂”背后是多重困境交织下的无奈之举,其中还隐藏着其试图甩锅中国的不良意图。</p><p class="ql-block">回顾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他就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与科技战,妄图通过这种不正当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在贸易战方面,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关税的总统备忘录,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随后,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量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从工业制品到日常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 。美国此举声称是为了解决所谓贸易逆差问题,但这背后实则是其霸权主义作祟,妄图通过贸易霸凌让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做出让步,阻碍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p><p class="ql-block">而在科技战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疯狂打压,将华为、中兴等众多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向其出售技术和零部件,试图从技术供应链上切断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之路,以维护自身在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美国还在国际上大肆渲染所谓“中国科技威胁论”,四处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科技围堵,试图孤立中国科技产业。</p><p class="ql-block">美国发起贸易战与科技战,却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自身反而遭受重创。贸易战使得美国国内物价飞涨,消费者生活成本大幅提高。美国企业也因关税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许多企业利润下滑,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在科技战方面,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不仅未能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反而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动力,中国在5G、人工智能、航天等诸多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部分领域甚至实现超越。</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局势下,美国又企图甩锅中国,将自身因贸易战、科技战带来的经济困境、产业发展受阻等问题归咎于中国。比如,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单方面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但芬太尼问题本是美国自身的社会治理难题,中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为美应对芬太尼问题提供支持,成为全球首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美国却颠倒黑白,将责任转嫁到中国身上,妄图给关税战披上“合法”外衣,继续对中国进行经济打压,同时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减轻自身政策失误的压力。</p><p class="ql-block">在军事层面,美国曾经凭借强大军事力量在全球横行,在亚太构建第一岛链围堵中国。然而,随着中国军事实力飞速发展,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频繁穿越岛链进行远洋训练,常态化突破岛链限制。而且,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日益完善,东风系列导弹等强大武器能够对第一岛链内目标实施精准打击,美国军事力量在这一区域行动面临巨大风险,不得不将军事力量逐步后撤,从第一岛链退缩,试图以第二岛链作为新防线,这显示出美国在军事上对中国忌惮,在军事博弈中底气渐失。</p><p class="ql-block">在国际影响力层面,美国在中东和东欧的表现差强人意。在中东,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插手巴以冲突,导致其在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声誉急剧下降,盟友关系松动,美军基地还频繁遭受袭击,陷入“打又打不得,撤又撤不了”的尴尬境地。在东欧,美国试图通过北约东扩遏制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后不断拱火,却使欧洲安全局势恶化,欧洲国家对美国战略信任产生动摇,美国在欧洲的领导力受到质疑,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下降。</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内也面临诸多困境。政治极化现象严重,民主党与共和党分歧和对立加深,政治内耗严重,政府决策效率低下,政治体制运行陷入困境。经济上,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债务危机等问题,通货膨胀高企,物价持续上涨,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为维持债务运转持续印钞,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再加上制造业空心化,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经济结构失衡。</p><p class="ql-block">美国突然“认怂”,不想与中国发生战争,是军事、科技、国际影响力、国内困境以及甩锅意图破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已不能再随心所欲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世界格局正朝着更加多极化、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