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古代文化之昭乌达盟文物工作记事(下篇)(第一零三章)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赤峰古代文化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昭乌达盟文物工作记事(下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零三章)</b></p> <p class="ql-block">  1965年 昭盟文物站组织专业考古人员对战国长城进行考查。赤峰以北西起东方红,东至水地、安庆沟等地;赤峰以南西起喀喇沁旗姜家湾,东至赤峰市小五家、赤峰县美丽河、建平县北境、敖汉旗中南部进入北票附近,全程往返二千余华里。</p><p class="ql-block"> 1966年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东召庙石窟寺(前召)、赤峰洞山石窟寺遭到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 巴林右旗白音尔灯公社十家子大队清代荣宪公主墓被挖掘,享殿建筑全被拆毁,出土完好的女尸被破坏。随葬的珍珠团龙袍、苏绣旗袍、金制首饰及串珠、墓志等一百余件被抢救保护下来。</p><p class="ql-block"> 1968年盟文物站与新建临时机构展览馆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p><p class="ql-block"> 1969年国务院发出选送出土文物出国展览的通知,昭盟选送宁城南山根出土青铜器等一百余件。出国展品中有青铜盔和铁锈花瓷器等。</p><p class="ql-block"> 1970年翁牛特旗山咀子毛布沟发现辽墓群,同年进行清理发掘。其中一号墓出土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和汉文九迭体篆盖各一方。这是我盟解放以来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亲自发掘的第一方契丹文碑。</p><p class="ql-block"> 1971年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发现辽代壁画墓,八面木椁和券顶彩绘长达二十余米,内容有契丹族原野宴饮图、出行图、仪仗图、臂鹰图、侍女图,以及花鸟图、神兽瑞祥图等,这是近年来辽代壁画的重要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1973年盟文物站组织专业人员在阿旗、翁牛特旗、克旗等地进行文物普查。夏季,对新辟铁路沙通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并先后对初头朗四分地、水地香炉山、敖汉小河沿、敖汉渗金吐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一批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1974年成立昭乌达盟文物店。考古所内蒙队、辽宁省博物馆、昭盟文物站、敖汉文化馆联合对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群进行发掘。</p><p class="ql-block"> 克什克腾旗土城子天宝同出土早商时期铜甗,这是目前我国早商铜器发现最北的一个地点,为研究商代文化的起源及商代的管辖区域提供珍贵的资料。在日本展出期间受到日本学者的重视,谷川彻三在一次讲演会上强调指出:“克什克腾旗青铜器的发掘,证明中国商代政治文化远远越过了长城以北。”</p><p class="ql-block"> 1975年 盟文物站对战国长城进行复查。同年五月,国家文物局在承德召开北部边疆部分省区边疆文物考古工作座谈会,昭盟派员参加。</p><p class="ql-block"> 昭乌达盟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p><p class="ql-block"> 盟文物站恢复原来的机构名称,与艺术馆分署办公,同年盟革委会以昭革发(75)24号文件批准公布昭乌达盟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八项;赤峰县初头朗柴火栏子革命烈士陵园、赤峰县喀喇沁敖汉旗境内的战国长城遗址、赤峰县水地山水坡战国城址、宁城县存金沟春秋时期古遗址、林西县小城子英桃沟辽代饶州城址、翁牛特旗白音他拉公社白音诺大队辽代永州城址、宁城县甸子公社黑城子大队辽代富峪馆遗址(包括汉代遗址)、阿旗罕庙公社白音和硕大队古城址。</p><p class="ql-block"> 1976年盟文物站对赤峰县进行文物普查。同年夏季对大甸子墓群组织第二次发掘,先后发掘墓葬678座,出土一批珍贵的彩绘陶器、骨器、石器、玉器、漆器等,为研究和探索我国北方古代民族的发生、发展以及和中原夏商时期的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极重要的考古资料。</p><p class="ql-block"> 敖汉旗荷叶勿苏出土唐代波斯珊萨王朝时期的银壶和金器,并由中国文化代表团带到波斯(今伊朗)展出。喀喇沁旗锦山出土唐代大型鎏金银盘、银,系唐代宣州刺史刘赞贡奉之器,造型浑厚优美、刻工精细,是目前国内所见唐代金银器中的珍品,先后在加拿大、法国等地展出。</p><p class="ql-block"> 1977年辽宁省文化局在宁城县举办辽西片文物保管训练班,昭盟、朝阳、锦州、阜新地区参加。</p><p class="ql-block"> 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大南沟发现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墓群,盟文物站先后三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发掘。在已发掘的七十余座墓葬中,出土彩陶、石器、骨器、蚌饰等五百余件,这是解放以来东北地区文物考古上的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 1978年赤(峰)一五(分地)新辟铁路线考古调查。</p><p class="ql-block"> 李德生同志来昭盟视察工作,并参观昭盟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 盟文物站筹稿出版《昭乌达盟文物选集》。</p><p class="ql-block"> 1979年辽宁省委书记任仲夷同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周惠同志先后来昭盟视察工作,并参观昭盟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 大南沟第二墓地发现并作了发掘。</p><p class="ql-block"> 赤五铁路沿线考古调查结束,并制定考古发掘方案及经费予算,报自治区文化局、国家文物局、中央铁道部批准。</p><p class="ql-block"> 国家文物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长城保护工作座谈会,昭盟派员参加。会议决定在近一二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进行长城调查和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0年3月27-4月5日自治区文物会议暨自治区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在赤峰召开,盟委宣传部、盟文化局、盟文物站、盟文物店、旗县(市)文化局、文化馆等,共十九名代表参加会议。盟站、盟店、阿旗、宁城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会后到宁城、喀喇沁、敖汉等地参观出土文物展览。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化局等领导去辽上京、辽中京等地检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情况。</p><p class="ql-block"> 6月27日—7月7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昭盟文物站派员参加。</p><p class="ql-block"> 1981年5月翁牛特旗头牌子发现三件商代青铜器,这是近年来我盟考古工作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盟、旗及公社、大队对主动交献出土文物者进行了奖励。</p><p class="ql-block">(史料整理:哈 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昭乌达盟地方志——文物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