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 —— 寻幽探古

快门声声

<p class="ql-block">桃花潭距泾县县城40公里,青弋江上游,介于翟、万二村之间。其名由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又云: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使桃花潭更显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汪伦邀李白,说这里有桃花和深潭“骗”来了李白。李白赋诗“骗”来了我。</p><p class="ql-block">汪伦送别李白的渡口还在,万家酒店还在。</p><p class="ql-block">细雨中我探古寻幽,把时光装入镜头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出行,每一次拍摄,都应该是一次新的感受。重复是乏味的,那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或是观察的细微变化,都会记录在照片中。在江南绵绵的细雨中,在这个初春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摄影人的记录必须竭尽全力使用摄影的语言,那怕说的不好也要尽力去说。</p> <p class="ql-block">文化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昨天与今天!</p><p class="ql-block">摄影何尝不是一条显形的链条,锁住过往与今天!</p> <p class="ql-block">无人之处有烟火,江南春雨沁人心。</p> <p class="ql-block">桃花潭的拍摄使用富士gfx100s相机,35―70镜头,其中多张采用转接康泰时18毫米超广角镜头,效果很赞。</p> <p class="ql-block">摄影是记录也是联想,古今中外,你我和她!</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照片做了慢门处理,其他全部照片保持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摄影在取材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拍别人没有拍过的,一种是拍大家都在拍的。开拓新题材,拍好共有题材,总之拍好是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