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3日周末,与家人一起去位置郑州市荥阳古柏渡的丰乐樱花园。现在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赏花的人们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距离园区三四公里都堵车,交通管制,于是我们索性改变计划,围绕园区乡村小道寻找进园的道路。于是,开着车一路向北,沿村间小路直到黄河滩,然后绕到李村,到了“南水北调”樱花大道的桥头,花费了二个多小时。这里距离丰乐樱花园大门还有两公里,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个车位,于是“地蹦”半个小时,来到了园区大门口。</p><p class="ql-block"> 【 起源与早期发展】丰乐樱花园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由国家农业部引种于黄河岸畔的丰乐农庄。最初,这里种植了20余种珍稀樱花,形成了“丰乐樱缘”的美誉,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丰乐樱花园占地5000亩,种植有寒绯樱、粉红佳人樱、染井吉野樱、郁金樱、普贤象等80多种珍稀樱花品种,数量超过12万株。樱花盛景从3月初一直持续到5月初,早樱、中樱、晚樱次第开放,形成“落英缤纷、游人如织”的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丰乐樱花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起源于中国,兴盛于汉唐时期。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其故居荥阳曾描写过樱花的美丽景象,这为丰乐樱花园的建立提供了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古柏渡名字由来:九曲黄河在荥阳王村镇摆了一下腰,留下了一个叫孤柏嘴的小河湾。这是黄河在荥阳境内水势最为平静温柔的一段,它东接飞龙顶,西连虎牢关,面对滔滔黄河,背倚连绵邙山。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古时候这里有一棵高大挺拔、树荫蔽日的老柏树,曾是当年汉王刘邦避雨的地方,在县志中有记载:“成皋圈解趋何急,孤柏兵旋避雨迟”。后来此处被辟为渡口,就叫做“古柏渡”。</p><p class="ql-block"> 古柏渡的古柏,还曾为唐王李世民遮风避雨。传说古柏当年枝叶繁茂,树冠大可及亩,唐王李世民夜袭窦建德军营,在此处遇雨,曾在树下避雨,无一人被淋湿,李世民誉之为“千岁灵根”。</p><p class="ql-block">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行经此处,曾赋诗写道:“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孤柏荫雨”曾经是“汜水十景”中的一景,不过,随着黄河的泥沙淤积,史书上所指的孤柏嘴早已进入了黄河河道。</p><p class="ql-block"> 宋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此处被辟为汴河口后,这里成了江南通往陕西的最大水运中心,商贾游船盛极一时,经济文化非常繁荣。由于渡口河水水势平稳,上船下船都可免以泥沼难行之苦,所以民间流传俗语说:“孤柏嘴过河,干上干下”。</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三年(1823年)渡河碑记载:“本为农设,间利行人。每岁夏秋间,大雨连绵,河洛并涨,及隆冬河水断澌不可渡,行人多于此间问津焉。”民国时期渡口最盛,有渡船40余只。</p> <p class="ql-block">赏花的人们,人山人海,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不分男女老少,人们赏花、拍花、“贱花”</p> <p class="ql-block">喧嚣中的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游客,携家带娃</p> <p class="ql-block">人们赏花拍花,同时赏“美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