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永元器物簿》书写于东汉永元五年至七年(公元93—95年),出土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遗址(也有资料提及为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出土时仍保持原状,由77枚简编联而成,其中2简无字。现藏于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p><p class="ql-block">《永元器物簿》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重要文物,它记录了当时广地候官下属候长所呈送的报表,内容主要涉及器物等兵物的账簿。这件简牍的出土,为我们了解东汉时期的军事、行政制度以及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永元器物簿》是隶草向规范的章草突变的标志性作品。其草书书写自由奔放,气势贯通,用笔圆劲秀润,起笔骏利,行笔果断,点画飞动峻拔,运笔如行云流水。这种书写风格体现了东汉时期草书艺术的成熟与高超。</p><p class="ql-block">在结字上,《永元器物簿》多取纵势,灵活多变,随体赋形。字势在以符合人们审美特点的右上方倾斜为主的前提下,不乏平正和右下倾斜等变化态势,更富于动感。</p><p class="ql-block">《永元器物簿》纵横恣肆的自由挥洒,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率意娴熟的草法,实开后世今草、大草笔意、体势之先河。其中的大部分草书写法直接被沿用到了后来的晋唐今草之中,成为今草、大草之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乙巳二月二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许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