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八妇女节已过去些日子了,有些话还是想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八节那天,在平日常看的一微信公众号中读到一篇文章《读她》。读这篇文章时,遇见一个字:阃。这个字读kǔn,与捆字同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文章所言,困字已是四面围堵,又再围上一重门,单看字形,便让人感到一种密不透风的窒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阃字本义是门槛,也指妇女居住的内室,借指妻室,泛指妇女。《礼记》中有“内言不出于阃。”句。《镜花缘》中有曰:“昔阃能臻是,今阃或过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先生在 《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文章中也用过这个字,“试看王尔德遗照,盘花钮扣,镶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见犹怜,而况令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阃一词意为对方的妻子。与阃相关的词还有“阃范 ”,指妇女的德行。也作阃德、阃仪、壸范。《幼学琼林·卷二·女子类》中言:“曰阃范曰懿德,并美佳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阃字果然与女性有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那一重一重的墙,原来,女性的境遇早就暗示于文字之中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看,男字,《说文》解释: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妇字繁体为婦,《说文》释义:婦,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男女分工,并男女地位的优劣,于此也均可概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人不该被困在旧礼教旧道德的窄门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大钊1919年2月在《新青年》曾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战后之妇人问题》。文中指出:不是说“礼教大防”、“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说女子应该做男子的“内助”,专管“阃以内”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人应该“成为花,成为树,成为一片云朵,一条河流,成为任何她们想要的样子。”像破茧的蝴蝶,冲破束缚,飞向自己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波伏娃说的“第二性”:男性将自身确立为主体,而女性则被塑造为“他者”——一种客体化的存在。由此,女性不得不通过男性的凝视来定义自我的价值,成为“第二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伍尔芙在《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中的一段话:我希望,大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张桂梅华坪女高的铮铮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到一位南非女性记者所说:妇女节不是庆祝我们已经到达的地方,而是提醒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想说:妇女节,就是妇女节,不是什么女神节、女王节。</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