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脚银鸥(25——鸟——221)

树(张树文)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是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黄脚银鸥为大型鸥类,全长57-64厘米;雌雄同色;上体浅灰至中灰色,冬季头及颈背无褐色纵纹,三级飞羽及肩羽具白色的月牙形扇,翼合拢时通常可见白色羽尖,飞行时初级飞羽外侧具大翼镜;眼深黄色;喙小而头圆,呈黄色,下喙端具标志性红点,有时略具黑色带;腿黄色或橙黄色,有时带粉色。</p>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与织女银鸥相似,区别在于黄脚银鸥上体灰色较浅,冬羽的头、颈、背、胸为白色无褐色纹,三级飞羽及肩羽具白色的宽月牙形斑:翼合拢时通常可见3个大小相同的白色羽尖;初级飞羽外侧具大翼镜,较织女银鸥的翼镜大;腿浅粉红色。</p>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的栖息地包括内陆湿地、海洋浅海、海洋潮间带、海洋海岸、岩外群岛、人工陆地,人工水域。繁殖时,其栖息地一般选在灌木丛附近或灌木丛下,或在岩石和沙质岛屿、海滩、海崖、草丛或灌木丛河岛屿上,有时在离水几百米的高地上</p>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的食物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例如田鼠、地松鼠)、动物内脏、鸟蛋和雏鸟。有时也会在垃圾中寻找食物。</p>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的繁殖期为4-7月(确切的时间在地理上各不相同)。一般成群营巢,巢是由附近的植被、羽毛等建造的。黄脚银鸥以单种或混合种群一起繁殖,通常一对巢相隔几米。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多至4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一般为25-27天。黄脚银鸥的寿命可达12.4年。</p> <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列入《非洲欧亚水鸟协定》(African Eurasian Waterbird Agreement)。</p><p class="ql-block">列入《欧盟鸟类指令》(Annex Ⅱ of the Birds Directive)——附件二。</p> <p class="ql-block">三鸥争霸</p> <p class="ql-block">黄脚银鸥分布于东欧、中东、西北非洲和中亚。分布于黑海和里海的大部分地区。繁殖季节会在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中亚草原出现。冬季会在西南亚海岸、非洲东北海岸和阿拉伯半岛周围的印度西北部出现。</p> <p class="ql-block">捉泥鳅</p> <p class="ql-block">冰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文字说明来源于《百度》。</p><p class="ql-block"><b> 谢谢您的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