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午七点的西藏林芝,一如内地三四点的样子,此时阳光正好炽热。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林芝的色季拉、尼洋河饱览林芝这雪域江南的美景后,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市内的工布演艺中心,等待我们的是品尝当地的美食和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进去之后,视线马上就昏暗了下来,这里的布置密封效果的确不错,我们寻得角落一处六人的长桌,和那几位同行一起的上海家庭一桌,小吃很快就上来了,几乎囊括了这里知名美食,因为写这篇文章时,离那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之久,所以很多名字都已经记不太清了,那些小吃刚一入口,还是别有风味的,但我和媛子是个恋旧的人,所以对于一些口味别致的食物,内心总有些莫名的抵触,所以,谈不上有多喜欢,也说不上太讨厌,只是吃过,便算是没留遗憾罢了。</p> <p class="ql-block"> 演艺很快就要开场了,导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和一个塑料的手掌拍,我们这才发现,舞台的周边居然挤满了不少人,应该有些别的旅游团队的也混在了一处吧,媛子天生就不喜欢热闹,只是坐在角落的凳子里,我跑到二楼舞台的正上方,居高临下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混重的音响、交织的灯光和主持人一起靓丽登场,狂欢的的士高嗨翻全场,瞬间将氛围感拉满拉足,一边是理想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神圣一边是世俗,交相辉映,说这是西藏吧,结果如内地KTV并无二致,说这是内地吧,演绎的却全是藏歌藏舞。</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节目,是藏服秀,同是藏服,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却有着不同的风采,随着主持人的讲解,让我们大开眼界,更深刻地理解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p><p class="ql-block"> 藏袍有农、牧区之别。一般说来,牧区藏袍讲求实用温暖,农区藏袍讲究美观漂亮,其特点是:长袖、宽腰、肥大、超长,穿衣时,要把袍子先顶在头上,在腰间系一条或红、或蓝、或绿、或雪青色的腰带,垂下的部分稍低于膝盖,露出头后,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以装入随身物品。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将右袖从后面拉起搭在肩上,有的干脆脱下两只袖子束于腰间,典雅华贵,可直接用作舞台服装,不须任何雕饰。</p> <p class="ql-block"> 这些俊男靓女的模特们穿上这些色彩鲜艳的藏装,确实让人大开了眼界,走步完毕,还邀请我们上台,我和媛子当然得抓住机会,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然后围成一圈,有模有样地学跳起了藏族舞蹈,灯光亮起音乐结束,我们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 </p><p class="ql-block"> 精彩演出结束,我们回到酒店也才九点刚过,导游说过,林芝投资十个亿新建了广场和美食街,值得一游,我和媛子意兴阑珊,决定去逛逛,一览林芝这雪域江南的夜间风貌。</p> <p class="ql-block"> 滴滴打车是一如既往地方便,广场离我们驻地不过十五分钟车程。 </p><p class="ql-block"> 刚一靠近广场,就听见音乐喷泉的混动声音和看见那远近明暗交织着的灯光。 </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束蓝光划破暮色,紧接着是悠扬的藏族民歌响起。第一道水柱冲天而起,在灯光中化作一条银龙。水珠四散,在空气中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仿佛撒落了一地的星辰。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水柱也随之起舞,时而直冲云霄,时而低垂如帘。</p> <p class="ql-block"> 我望着这变幻的水幕,恍惚间看见了一位藏族少女。她身着彩裙,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她的舞姿与水柱的律动完美契合,每一个转身都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这是水的精灵吗?还是我因这美景而生出的幻觉?少女的身影渐渐与水幕融为一体,只留下那曼妙的舞姿在记忆中回荡。</p> <p class="ql-block"> 音乐转为欢快的锅庄舞曲,喷泉也随之活跃起来。水柱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道道拱门。孩子们欢笑着在水雾中穿梭,他们的笑声与音乐声交织在一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轮椅上,浑浊的眼中映着五彩的光芒,嘴角挂着欣慰的微笑。这水之舞,是否也唤醒了他年轻时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忽然,一声清亮笛声划破夜空。水柱再次腾空而起,在最高处绽放成一朵巨大的莲花。花瓣缓缓展开,每一片都由无数水珠编织而成。这朵水做的莲花在夜空中绽放,又缓缓凋零,化作万千颗晶莹的珍珠洒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广场重归宁静,只有喷泉池中偶尔泛起涟漪。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我转身离去,身后传来最后一声水珠滴落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为这场水之舞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p> <p class="ql-block"> 果真是这“雪域江南”不夜天呀,我和媛子相拥相视而笑,广场中间是一座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民族团结象征的大型雕塑,整座雕塑通体高度为14米,象征着14亿中国人紧紧团结在一起;红旗雕塑高7.1米,象征着7月1日党的生日;从底座至人像顶部有5.6米,象征着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地面至底座高0.7米,象征着林芝市7个县(区)的发展蒸蒸日上……</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说不写,这分时是灯红酒绿繁华如斯的内地呀,哪里会想到这里居然会是我们印象中落后野蛮贫穷的西藏呢,难怪七十多年这里人们一直怀念着毛主席,一直惦记着菩萨兵呢,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可不仅是一句荡气回肠的歌词,更是生活在这里千百年来农奴翻身当主人的真实写照呀。</p> <p class="ql-block">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衣襟还带着些许水汽,这水汽中,似乎还残留着音乐的余韵,还有那些在水幕中闪现的身影,能让虚幻与现实交织,让过去与现在重逢,让每一个平凡的夜晚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