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蛇年说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蛇年,想说一说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常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无疑,蛇也是人类的朋友之一,而且是好朋友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社会服务角度讲,蛇浑身是宝,可为人类提供不同的服务。蛇肉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包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锌、铁、锰、钴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蛇肉是一种优质食品;蛇皮可作精美的皮革制品,如皮包、皮带等,优质蛇皮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三弦、手鼓等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为我们欣赏优美的民族音乐作出了贡献;至于蛇胆、蛇毒、蛇骨、蛇油等则是优良的药材,可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早在唐代,人们就知道其毒素“可以巳大风、挛腕、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天,人们常把蛇药作为强身健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美容护肤和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特效药。应当说,蛇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科学研究角度看,蛇还在人类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蛇的流线型体态给人们以启示,使人们在制造飞机、潜艇、内燃机火车等运载工具时采用流线型外观,大大减轻了空气的阻力,提高了运行的速度;响尾蛇的尾巴对红外线的灵敏反应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意义:启发人们研制出响尾蛇导弹和热幅射探测仪;蛇对自然界变化的反应比其它动物更灵敏,在预测地震的猫、狗、鼠、猫头鹰等二十多种动物中,其灵敏性位居其首,这对人类来说,可谓功不可没;此外,蛇是鼠的天敌,一条蛇每年可捕食一百至二百只鼠,大大减轻了鼠害,维持了生态平衡,这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蛇的好处还不止如此!用文学艺术的眼光看蛇,它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蛇知恩必报。古时隋侯救蛇,蛇含珠相报,使“隋侯珠”与卞和发现的“和氏璧”一道,成为价值连城之珍宝的代名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蛇爱憎分明。印度南部山区一名叫巴巴尼的猎人,不慎跌进一个四米多深且出口光滑的洞穴,无法爬出。原来这是一条巨蟒的藏身之洞。巨蟒“回家”之后,不仅给他送来树叶作“被子”,衔来野兔作“口粮”,而且最终用尾巴将他举出深洞。可是这个家伙为了一点金钱,把该洞告知了一个猎队,导致巨蟒被捕,当他恬不知耻地前往旁观时,遭到巨蟒喷射毒液、从而使之丢命的严惩。看来,蛇比某些人更有人性。换言之,某些人比蛇更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蛇多情多义。我国著名神话故事中的白蛇娘子,是何等美丽而多情多义。她对许仙的爱情感天动地。身怀有孕,也去与天神作战,盗灵芝草以救夫君。倒是那个许仙,表现令人遗憾。依鄙人之见,找了那么好的一个老婆,爱得那么深,就算她是蛇,被她吃了,又有何妨?被爱人吃了是血肉融入爱人的身体、灵魂,是灵与肉的高度整合。大米爱老鼠就是被它吃掉。雄螳螂与妻做爱后,就甘心被爱侣吃掉,估计人类无此勇气与爱心。俺说这话,不妨“拍手凭君笑路旁”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蛇机智勇敢。它捕食时善于伪装,正是其机智之处。世界上各种生物构成一个食物链,蛇是这条链上的某个环节,它以其它生物为食,不足为怪,也不能算虚伪残忍;其捕食的高超技巧则值得称道。更值得赞美的是它的勇敢:蛇从来不怕貌似强大的动物,哪怕对方身体大大超过自己,也敢于与之搏斗。成语“蛇能吞象”,正是它非凡英勇的确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蛇有执着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作风。一旦它咬住某个目标,便死不松口。鲁迅说:“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巳时者有望。”(《华盖集·杂感》)的确,蛇的这种性格可启发人们如何走向成功。即使不干大事业,谈恋爱也应向它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蛇有与强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有死而不巳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记得看过这一电视镜头:一只强健的老鹰抓起一条巨蛇,飞向高高的天空,然而蛇并没停止其反抗,两个强者在高空搏斗,最后蛇咬伤鹰,双双摔到地面,同归于尽。看这组画面时,我的耳边响起了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报载:某地一农民斩下蛇头,拿起蛇头“赏玩”时,不料蛇头张开大口,一下咬住农民的手指,使之又痛又怕,竟昏死过去。看到这则报道,我想起了《山海经》上描写的那个失去了头,但以双乳为眼,以脐为口,拿着武器继续战斗的刑天,想起了陶渊明歌咏刑天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存”。刑天是身首分离后用无首之身战斗,蛇是身首分离后用无身之首战斗,蛇与刑天都是那种即使掉了脑袋也要战斗到底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因为蛇有如此之多的优良品格,所以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族以蛇为图腾。随着兼并战争的成功,蛇图腾上也逐渐接受了其他部族的图腾象征,正如闻一多先生指出的那样:“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闻一多《伏羲考》),从而变成一条飞腾于神州上空的巨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人将蛇作为十二生肖之物,是有道理的。谚语“蛇行千里 ”,是指要学习蛇的优点,在人生历程中奋力前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今天,我们这些龙的子孙,面对着一个不讲理的强权外交世界,除了歌颂牛马一类勤劳温驯的动物外,还要多歌颂蛇。象蛇那样有献身精神,象蛇那样爱憎分明,凶猛无畏,机智勇敢,目标坚定,执着顽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朝气蓬勃地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白蛇传》剧照</p> <p class="ql-block">美篇作者简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欢迎朋友前往我的微信公众号“鸿哥书室”,里面有作者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如“侃红楼梦”系列,文艺随笔,国画书法等。长按以下二维码,欢迎朋友进入并保存本人公众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