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地热温泉/黑鱼河巨泉/叠水河瀑布/滇西抗战纪念馆

wyc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 <div>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div><div>腾冲火山地质公园内,分布着97座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形态各异的火山,构成了壮观的火山群景观。<br></div> 火山形态保存完整,环状火山口、沿着火山口徒步旅行,感受地球内部力量的震撼。 <div>小空山火山口</div><div>小空山海拔1937米,火山口直径为150米,深47米。<br></div> 公园内各种火山熔岩构造,火山岩冷却时形成的柱状体节理。<div><br></div> 景区内有一个火山地质博物馆,可以了解火山的形成和结构。 腾冲热海景区 云南腾冲地区有几十个火山口。著名地热温泉奇观,因火山活动而在一条峡谷内形成的汽泉、温泉群约几十多处,包括热海大滚锅‌、怀胎井、鼓鸣泉、姊妹泉、珍珠泉、美女池泉华裙、蛤蟆嘴、狮子头在内的自然景观。温泉的水温可高达90 ℃以上。在峡谷中前行,峡谷被升腾的水汽云雾所笼罩。 当年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有过记录: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 东濒大溪,西贯山峡。 热海大滚锅‌是著名的地热温泉奇观,水面温度约为96℃,中心部位的水温可达102℃。水深约1.5米,直径约7.35米盆形的沸水池。泉口热汤翻滚,热气弥漫。<br> 热泉有如一口大锅内被烧沸的水上下翻滚,热气蒸腾。一个奇异的最有特色的景观。 <div>怀胎井<br></div> 怀胎井是并排的两口井,出水温度88℃,也被称为龙凤井。据说喝了井里的水就可以怀孕,因此得名怀胎井。左边的井水被称为龙泉,传说想生男孩的就喝龙泉的水,右边的井水被称为凤泉,传说想生女孩的就喝凤泉的水。 鼓鸣泉<div>鼓鸣泉是间歇泉,泉水温度在94.8℃左右。泉水多次改道形成许多空腔,地下水气受高温高压运动而发出似鼓鸣之声响而得名。<br></div> 姊妹泉<div>姊妹泉,两个泉眼并列,由于其形象又像是姊妹俩并肩,得名为“姊妹泉”。这两个泉眼的水温高达94℃,晶莹透明,十分美丽。<br></div> 珍珠泉<div>珍珠泉为一双泉坑,东坑水温95.5℃,西坑水温88℃。泉眼周围有许多喷气孔,凝结水坑中的气泡在水面形成串珠状,如同珍珠般轻滚动,因此得名珍珠泉。<br></div> 因为温泉的水温高,可以将玉米、鸡蛋、花生等食物煮熟食用。 美女池泉华裙<div>美女池的水温为40℃,由高温泉水长期顺坡漫流形成,呈现出金黄、橙黄等鲜艳的色彩。<br></div> 蛤蟆嘴<div>“蛤蟆嘴"是一组间歇性喷泉,出水温度95.5℃。由于长期沸喷,钙化体状似蛤蟆嘴的喷水口,沸水向澡塘河斜射,像几只栩栩如生的蛤蟆在吞云吐雾,每一至三秒吐一次,最高可达1.5米,并伴有呼吸如鼓喉的声响,观之无不叫绝。<br></div> 当年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有过记录: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东濒大溪,西贯山峡。 黑鱼河巨泉 黑鱼河是一条地下暗河,是火山运动后,岩浆堵塞地下河道,使地下巨泉水流出地表形成的河流,黑鱼河巨泉流量巨大。 黑鱼河巨泉的出水口,夏秋时节都会流出小黑鱼,,故取名“黑鱼河”。 叠水河瀑布 腾冲叠水河瀑布,发源于高黎贡山的大盈江,流经腾冲市区后遇到一个巨大的断层崖,形成叠水河瀑布。 建立在瀑布断层崖上的太极古桥,建于民国二年九月。江水穿过太极古桥桥洞直奔断崖口。 江水从崖口奔腾而下 城市火山堰塞瀑布,从46米高断崖处跌入深潭,响声雷动,水花四溅。 滇西抗战纪念馆 国殇墓园<div>1944年5月,为打通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实施腾冲反攻战。历时127天,大小战役达40余次,以近万伤亡的代价,歼灭日本守军6000余名,收复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为祭悼国军阵亡将士,兴建了这座陵园--“国殇墓园”。<br></div> 陵园安静肃穆 国殇墓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整座陵园保存完好。 主体建筑忠烈祠。忠烈祠的正殿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忠烈祠前石碑上刻有“碧血千秋”四个大字。 祠堂内高悬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及“总理遗嘱”,左右分挂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 英烈碑 “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身上刻有“民族英雄”四字。 天地正气<div>圆锥形的小团坡,是国殇墓园的主墓。国殇墓园里长眠9000多名远征军抗日烈士的英灵。从山脚到山顶,墓碑排成了无数列纵队。<br><div><br></div></div> 盟军抗 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腾冲忠烈祠碑--民国三十四年六月<div>国殇之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