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雀嘴鹎、黄绿鹎和绿翅短脚鹎 - 2024年12月拍摄于云南保山百花岭之三十一

张振宇 Alfred Zhang

凤头雀嘴鹎(bēi ),头顶带冠的,称凤头,模样就像战斗民族。 准备对攻 互不相让 凤头雀嘴鹎短视频 - 激烈打斗不亦乐乎 吵过就不再搭理 凤头雀嘴鹎(学名:Spizixos canifrons):属小型鸟类,体长18-22厘米。嘴粗短、呈象牙色或乳黄色,前额和脸灰色,头顶黑色,有一朝前竖立的黑色羽冠。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黄绿色,尾羽黄绿色具宽阔的黑褐色端斑。 栖息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也常集成10只以上的大群。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中国(云南西部、西北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西南部等地)。 黄绿鹎(学名:Pycnonotus flavescens),小型鸟类,体长19-22厘米。额至头顶暗褐具灰色羽缘,眼先黑色,其上面有一粗著的白纹从鼻后至眼,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橄榄绿褐色。颏、喉淡灰色或灰白色,胸灰褐色具橄榄黄色羽缘,尾下覆羽鲜黄色。明显与其他鹎不同,野外不难鉴别。 栖息于海拔1000-2000米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地带。常见活动于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竹丛、农田地边、果园、溪边和附近开阔的疏林与灌丛中。 常呈几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属杂食性。 原产地: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至东南部以及广西田林、乐业一带。)。 绿翅短脚鹎(学名:Ixos mcclellandii)是鹎科、短脚鹎属的鸟类。共有9个亚种。中型鸟类,体长20-26厘米。头顶羽毛形尖、栗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灰褐缀橄榄绿色,两翅和尾亮橄榄绿色。耳和颈侧红棕色,颏、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尾下覆羽浅黄色。 栖息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等各类生境中。 常呈3-5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动。多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跳跃、飞翔。杂食性。主要以榕、蔷薇等多种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兼食甲虫、蜂、蚱蜢等昆虫。在小乔木或林木灌木上营巢,窝卵数2-4枚。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中部及南部和东南部、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香港、广西和海南岛等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绿翅短脚鹎短视频 - 跳上跳下<div><br></div><div>《完》</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