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陪孩子终身成长》笔记摘录(三)

乐乐

<p class="ql-block">1、养育是复杂体系。 养育孩子,绝不是“别人怎么做,我照做就行”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就能概括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感受,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p><p class="ql-block">2、当父母误以为教育孩子是简单体系,用机械化的模式来应对时,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扼杀掉。养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大人通常只用简单的手段。复杂体系能够生生不息地迭代,却有着非常简单的内核。</p><p class="ql-block">3、人类是因为一次一次的战争,一次一次被环境逼迫,觉得活不下去了,慢慢变成了今天这个最复杂、最成功的物种。</p><p class="ql-block">4、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无从判断孩子受哪一件事、哪一个画面、哪一句话、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的影响,刷新了他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5、当父母把教育孩子理解为机械化的模块知识组合时,孩子的生命力就会被我们扼杀。求知已经不再是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获得一个东西:获得一张文凭、一种奖励,或者让父母有面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再也不会爱上求知这件事。</p><p class="ql-block">6、在生活中,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来自外部的规范时,孩子就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了。因为他所有的行为举止,只源于明确的指令和规定,他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就无从谈起自信和独立的养成。</p><p class="ql-block">7、爱因斯坦曾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没有特别的才能,我只是有热切的好奇心。”好奇与求知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p><p class="ql-block">8、我们不具备为求知而求知的能力和乐趣,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要问有没有用。这都是简单系统里的实用主义在发挥作用,学会了选择当下对自己有利的,学会了交换,学会了计算,可最后,整个人生少了很多生趣。</p><p class="ql-block">9、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p><p class="ql-block">10、养育孩子也是一件应该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大人要用对待生命体的态度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对待机械体的方法来解决单个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p><p class="ql-block">11、人是非常依赖母体的动物。人和其他动物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就是:人刚出生时没有生存能力。有的动物生下来就会走,就能自己去找吃的了,人不行,人要成长到两三岁,才有可能说清楚话,会表达、会求助。</p><p class="ql-block">12、复杂体系则是给生命注入最重要的原始动力: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p><p class="ql-block">13、妈妈以故意消失来惩治孩子,孩子在大街上茫然无措,长达几分钟的时间看不到妈妈,很有可能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学上的伤害,叫作“资格感缺失”。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幸福的资格,甚至没有活下去的资格。资格感缺失严重的人甚至会自杀。</p><p class="ql-block">14、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清清楚楚地确信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是具备爱的能量的。一个心中没有能量改变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对学习有兴趣的。他会觉得那都是骗人的,看了也没用,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一个人能学习,证明他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证明他内心有足够多的能量。</p><p class="ql-block">15、习惯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面临两条路要选择的时候,很少会去理性地选择,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跟着感觉走,就一定会按照熟悉的路线走。</p><p class="ql-block">16、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深刻地体验过幸福、轻松,没有感受过被宠爱时,他就容易走上那条艰难的路,因为这条路才是他熟悉的,他习惯了受伤害。孩子得不到爱的能量和祝福,到最后,他就会选择过痛苦或者平庸的生活。</p><p class="ql-block">17、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只有你无条件地给予孩子爱,孩子才会对你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依赖。在无条件的爱中,不需要交换是非常重要的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