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趣(115):净因亭与林净因

之峰

开栏的话 <p class="ql-block">华夏大地上,亭亭玉立,为古迹代言,给名胜添彩。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爱晚亭、牡丹亭、乌江亭等等,一亭一故事,一物一风情。这几年,之峰在追寻古诗人足迹、漫游大江南北名胜的同时,也关注了百余座古亭,收集了许多与亭子有关的诗词歌赋、趣闻轶事……</p> 净因亭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孤山上有不少亭子,其中有两亭,大的放鹤亭,是为纪念宋朝隐逸诗人林和靖而修建的;小的净因亭,是纪念日本馒头和点心的始祖林净因而修建的。两亭相隔并不远,俩人现在已知是亲属的关系,林净因就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的第七代后裔。</p> <p class="ql-block">当年林逋(和靖)不娶无后,因为是同一血统,林逋的侄子就被过继给了林逋当儿子。在族谱中的记载,林净因正是过继给林逋当儿子的那位侄子的第六代后裔,他是宁波奉化黄贤村人。日本馒头的创制者,日本神社供奉的三位中国人(徐福、蒋介石、林净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前的元朝,有一个叫龙山德见的22岁的日本和尚到宁波天童山参禅修行,这一修就是45年,其间收下当地一名俗家弟子就是林净因。1349年,年近七十的龙山德见思乡心切,于是乘坐了来往日本博多的元朝船只返回日本,林净因也随之前往。龙山德见回到日本后,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35代住持,林净因也随之在建仁寺任斋堂厨师。</p> <p class="ql-block">这块斑驳的石碑记载了林净因和日本馒头的历史。林静因为了帮助僧侣们改善伙食,参考中国肉包子的做法,用发酵后的面粉为皮,用豆沙代替肉馅,制成一种咸甜相宜的点心,林净因把它叫作“馒头”。据其后人撰文说:“在馒头上描一粉红色的林字,广为销售,是为日本馒头之开始”。</p> <p class="ql-block">林净因把馒头献给了当时的后村上天皇,天皇大喜,赐了一个宫女给他做妻子,生了二男二女。林净因结婚时,制作了大量红色和白色的双色馒头,广赠邻里,此举深深影响了日本人,一直到今天,日本人在婚礼上,还有送红白馒头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生活了8年后,其师傅龙山德见去世,林净因勾起了无穷的思乡之情,1359年,他孤身返回祖国,从此不归。</p><p class="ql-block">据日本当地史料记载,丈夫离去后,他的妻儿无奈, “遂以净因归国之日为命日,设供养,而以馒头作为传家之业,广为销售,世人称为馒头屋。”日语中的“命日”就是忌日,看来,他的妻子已经预料丈夫一去不返。</p><p class="ql-block">好在,他给后代留下了“日本第一”的传家之业。全日本独此一家馒头店,风味绝佳,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为其亲笔写下了“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的招牌。</p> <p class="ql-block">此后,林净因的后代发扬祖业,曾回到中国再次学习点心制作方法,再次改良了工艺,回日本后,在京都开设的馒头店号称“盐濑”(以曾经的居住地为名),生意兴隆,一度成为皇家御用食品,传至今天,“盐濑总本家”已经是34代,仍然是日本最有人气的“和果子”。(“和果子”为日本传统制作方法的点心,区别于西洋的“洋果子”)。</p> <p class="ql-block">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日本馒头老字号“盐濑总本家”,直到今天依旧是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尽管盐濑总部早已搬去东京,但在它的发源地奈良,林氏家族却从未被人遗忘。在奈良有一座专门为纪念林净因而建的“林神社”,每年4月19日林神社都会举办“馒头祭”,以感怀林净因为日本点心业所做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馒头由中国宁波东传日本,在日本是公认的。如1713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村田古道著《南都名产文集》“馒头”条:日本奈良馒头为“中华林和靖末裔林净因所创制”。此后,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华名物考》之《馒头》篇中有更清晰考述:关于馒头的做法传到日本的由来,据说是京都建仁寺第二世龙山禅师渡海入唐土之际,带回了一个名叫林净因的馒头师傅,于是,馒头就在日本流行了起来。这是元代顺宗至正元年的事。</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净因的后人,一个叫川岛英子的女子,找到了中国驻日大使馆,希望来杭州祭祖。川岛英子就是盐濑家族第三十四代传人,为了追念祖辈对日本饮食文化作出的贡献,在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内建立了“林净因纪念碑”,并选择在孤山建造净因亭。林净因与林和靖处士有血统渊源,净因亭选址紧靠林和靖墓和放鹤亭,就有归祖之意。1993年净因亭建成,川岛英子又一次来杭参加净因亭落成典礼。</p> <p class="ql-block">1994年纪念碑也徙建至孤山。纪念碑有二块,一块在亭前的太湖石上,刻有:“日本馒头始祖林净因纪念碑”。著名书法家蒋北耿(1943—2019)书,沈立新刻。</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在祭台后侧,上刻:“林净因系浙江人,一三四九年去日本,并将中国做馒头的技术传到了日本,从而成为日本馒头和点心的始祖。其子孙称店号为‘盐濑’,勤于制馒头以至今日。为了表彰林净因对日本食品文化的贡献,以促进中日友好,特建此碑,以示纪念。日本第一馒头所盐濑总本家三十四代当主川岛英子建立,一九八六年十月。” 沈立新刻。</p> <p class="ql-block">自1986年起,日本盐濑总本家川岛英子会长每年都回中国祭祖,至2019年,95岁高龄的川岛英子已经第33回来杭州祭祖。</p> <p class="ql-block">沿山路往孤山上走,山坡林荫深处有一四角攒尖顶小亭,为净因亭。</p> <p class="ql-block">清秀的“净因亭”三字匾额,系时任杭州市市长王永明题写。</p> <p class="ql-block">亭上有楹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孤屿照栖霞,疏影暗香留处士;</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绝艺渡东海,妻梅子鹤得传人。</i></b></p><p class="ql-block">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原杭州市园文局长施奠东撰并书。</p> <p class="ql-block">净因亭虽然不大,但小小馒头的故事,却见证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交流史。</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7hq9re" target="_blank">亭趣(112):合江亭与韦皋</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xc34d7" target="_blank">亭趣(109):坡仙亭与苏东坡</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soyhso" target="_blank">亭趣(108):陶然亭与江藻</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fevap4" target="_blank">亭趣(105):却金亭与李恺</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93xod5" target="_blank">亭趣(103):怀贺亭与贺知章</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mznnbe" target="_blank">亭趣(90):桓王亭与孙策</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3y6o9p" target="_blank">人间仙境蓬莱阁—追寻古诗人的足迹(126)</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rqixhk" target="_blank">赤壁山前故垒长--追寻古诗人的足迹(125)</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7agssg" target="_blank">招隐山空忆戴公—追寻古诗人的足迹(124)</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yv10uf" target="_blank">天下神岳碣石山——追寻古诗人的足迹(123)</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0oo11c0" target="_blank">项王故里楚汉风——追寻古诗人的足迹(118)</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8b9cgr" target="_blank">朱自清的文学足迹—探访名人纪念馆(故居)之三十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zpazcoh" target="_blank">悲剧英雄袁崇焕——探访名人纪念馆(故居)三十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1we3wuf" target="_blank">南宋名相陆秀夫——探访名人纪念馆(故居)之三十四</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