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湖面海拔为3260米,由于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只有15℃,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夏秋季节,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驄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鸟类资源由2014年8月青海鸟种记录增加至222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其中斑头雁2.13余万只、棕头鸥4.5万余只、鱼鸥8.74万余只、鸬鹚1.12万余只。此外有凤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白眼鸭、斑嘴鸭、针尾鸭、大天鹅、蓑羽鹤、黑颈鹤等。</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一的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裸鲤每年6~7月回游源流河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丰富食物条件。1964年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保护对象,青海裸鲤列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p> <p class="ql-block"> 湖中海心山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中的鸟岛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三块石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p> <p class="ql-block"> 沙岛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中的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p> <p class="ql-block"> 编辑孙跃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