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的古韵今风 (2)

迎新

<p class="ql-block">  按照友人的指点,走出皇家海军学院的南门,过罗姆尼路就到了格林威治王后宫。</p><p class="ql-block"> <b>王后宫 </b>前是一个巨大的草坪,虽说是在二月,依然是芳草萋萋,花团锦簇。阳光下,成片的水仙花盛开着金色的花朵。蔚蓝的天空下,白色的宫殿静谧地坐落在格林威治山与泰晤士河之间的坡地上,像极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是詹姆士一世于1616--1619年,为妻子安妮王后所建,是王后私人休憩和待客的场所。它很像一座小型庄园府邸,外形方方正正,结构对称,布局宽敞,四个立面的中央都略略向前凸出,两侧有长长的柱廊环侍。一条可供四辆马车并驾齐驱的水泥路,直达王后宫的北门,路两旁有座椅供人歇息。</p><p class="ql-block"> 王后宫,这座400多年前的建筑,宛如一块洁白的宝石,镶嵌在格林威治绿草如茵的山地缓坡上,显得非常典雅。王后宫的建筑,打破了英国宫殿传统的红砖风格,以独特的意大利风格呈现了这座宫殿的优雅特色,作为古典主义的代表作,王后宫成为了英国建筑史上丰碑式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坐下来稍事休息,观赏一下王后宫殿庭院里的美丽风景,沐浴一会泰晤士河带来的大西洋海风,享受一刻格林威治的早春阳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真好。</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的建造,据说是源于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一则宫廷轶事。当时,国王詹姆士一世因王后在打猎时误杀其心爱的猎狗而骂了王后,过后悔不当初,为表歉意,也是为王后挽回面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詹姆士一世</span>将格林威治花园里的一块土地赐予了王后,让她修建一座自己的花园宫殿。</p> <p class="ql-block">  詹姆士一世的王后安妮,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的次女。王后请英国著名的建筑师伊尼哥·琼斯设计了这座帕拉迪奥别墅式建筑。帕拉迪奥是文艺复兴末期一位意大利建筑师的名字,这种风格的建筑带着清新可人的安宁感。这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栋呈帕拉迪奥风格的建筑,对十七世纪以后的英国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王后宫以洁白无瑕的外观和典雅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建筑风格、水平和艺术成就‌,成为英格兰历史上第一座真正的古典建筑,也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的东西两侧有宽敞的柱廊,与两边的建筑相连接。廊柱高大粗壮,柱廊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两边宫殿建筑的门前,均有精美的雕像。在网上没有查到这是什么人物。</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底层与柱廊连通的天井通道</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向北回望皇家海军学院,格林威治宫那双雄伟壮丽的穹顶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 王后宫与格林威治宫交相辉映,共同见证着英国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走进王后宫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由黑白大理石装饰的地板,雕刻华丽的回廊、天花板及画廊木制品,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彰显着王室的尊贵与奢华。</p> <p class="ql-block">  1805年,乔治三世将王后馆授予了皇家海军收容所――一个收容和教育海军孤儿的慈善机构。后来又成为了皇家海军医院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2001年,这座古老的王后宫被重新启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列了大量油画和</span>纯艺术收藏品供人参观,成为了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伊丽莎白女王出生于格林威治,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使其统治时期,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有着“荣光女王”、“英明女王”之称,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幅创作于十六世纪末<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伊丽莎白一世肖像画</span>,静静地悬挂在王后宫的美术画廊中。作为英国国宝级的艺术品,见证着她与她的国家那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当年,欧洲的一流画家,被指派为王后宫提供顶廊装饰和其它的艺术作品。还从查尔斯的收藏品中选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作为展品。</p> <p class="ql-block">  这幅画上的人物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德·鲁伊特。他在十七世纪英荷战争中以优异的表现而闻名,被认为是当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将领。</p><p class="ql-block"> 他是荷兰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海上杀手”,也是英荷战争中最令英国人闻风丧胆的“恐怖者”。他在三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中,指挥荷兰舰队多次将英、法舰队打得落花流水。他最成功最知名的战役,要数<span style="font-size:18px;">1667年率舰队杀入泰晤士河,一路狂飙突进,直接威胁伦敦,迫使英国</span>接受荷兰的条件以结束第二次英荷战争。</p><p class="ql-block"> 让人想法更多的是,女王宫里竟然展示了,曾经打败自己的对手的巨幅画像。这是对胜利者的尊重?对成功者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b>郁金香楼梯 </b>颇负盛名,是王后宫的一大靓点。这座旋转式楼梯,因楼梯的扶手是郁金香花的样式,所以称为郁金香楼梯。</p> <p class="ql-block">  这座悬臂式自支撑的旋转楼梯,以铁艺材质打造,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在当时的英国可谓空前绝后。这是英国首个建成的没有中央支撑结构的楼梯。楼梯置于正上方的玻璃吊灯之下,蓝色的郁金香雕花纹随级而上,整个设计弧线优雅,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内的展品,以油画为主。</p> <p class="ql-block">  徽章和海事用品</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雕塑,点缀在展厅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不乏有琳琅满目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绝美的舰船模型</p> <p class="ql-block">  在王后宫的南门,向南望去,就是坐落在格林威治山上闻名世界的格林威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王后宫,一座历经风雨、见证历史的建筑,如今成为了一座展示艺术与知识的殿堂,成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一座小巧精美的王后宫,彰显着王室的尊贵与奢华,承载着历史的深厚和久远。</p> <p class="ql-block">  游览王后宫,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梦境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优雅和端庄,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肃穆与威严,也收获了美好短暂,时光难留,珍惜当下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走出王后宫向南,就是面积多达1100多亩的 <b>格林威治公园。</b>这是伦敦九所皇家公园中建园最早的公园。</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格林威治是伦敦的近郊。这里丘陵起伏,林茂草丰,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养鹿、放鹰、打猎和休闲的好地方。1423年格洛斯特公爵亨天雷将这里建成了皇家御苑。十七世纪设计改造成为园林,十八世纪开始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b>格林威治公园的北门 </b>黑色的铁艺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皇冠和皇家徽章,简约而不失奢华,亮丽又不失庄重。</p> <p class="ql-block">  <b>威廉四世雕像 </b>位于公园大门的左手边。威廉四世13岁就以候补军官的身份参加了皇家海军。多年的海上征战,养成了水手粗犷豪爽与直率的性格和习气,当上国王后依然如故,被称为“水手国王”。</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来,英国有N多的君王, 为什么单把威廉四世的雕像立在格林威治公园?威廉四世在位期间正值英国航海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出身海军,而格林威治即是皇家属地,又是海事纪念地。将威廉四世的雕像立在格林威治公园门前,是对他在位期间对航海事业支持的纪念,也是皇权与历史延续到象征,既是对英国皇家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航海与天文学成就的纪念。这就让格林威治公园有了更深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几百年中,许多位英王出生、居住在格林威治。格林威治公园里到处都有他们散步,游玩,打猎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亨利八世出生于格林威治宫,成长于格林威治。青少年时经常在这园林里打猎。据说亨利八世和安妮王后经常在一棵老橡树下共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公园里,透过树丛看到的王后宫。</p> <p class="ql-block">  从公园里透过树丛,看到了山坡上的格林威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b>陆军少将詹姆斯·彼得·沃尔夫的雕像</b> 坐落在格林威治公园的最高处,紧邻格林威治天文台。这是为纪念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军队,赢得亚伯拉罕平原战役,却在魁北克战役中阵亡的詹姆斯·沃尔夫少将,于1930年所立的纪念雕像。基座上写着“魁北克胜利者”。被称为“魁北克英雄”、“魁北克征服者”与“加拿大征服者”。</p><p class="ql-block"> 沃尔夫14岁参军。他的军旅生涯尽管短暂,但由于战功卓著而跻身于英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名将之列。《英国陆军史》评价他是“自马尔博罗公爵 约翰·丘吉尔之后英国所产生过的最伟大的将领,直到威灵顿的出现,才算是有了一个可以取代他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魁北克市有座纪念他的方尖碑,刻有:“胜利者沃尔夫死于此处”的字样。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一个纪念他的雕像。著名画家本杰明·韦斯特以他的死为题材,画了一幅名为沃尔夫将军之死的画。</p><p class="ql-block"> 1738年,11岁的沃尔夫随父母搬到格林威治居住,格林威治是他的家乡。沃尔夫的雕像耸立在这皇家园林,可谓是,英雄魂归故里,王室旗上增辉。</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公园的最高处,放眼北望,可以清晰的看到:象征着英国米字旗的绿毯似的大草坪;白宝石般的女王宫;宏伟壮丽的格林威治宫;美丽的泰晤士河;还有北岸道格斯岛上高楼林立,被称为伦敦金融心脏的新金融城。</p> <p class="ql-block">  老皇宫古韵犹在,新大厦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在格林威治公园里的咖啡馆前,我们正在照相,几个英国白人从旁边走过。一位年轻的女士主动和我们说话,我们听不懂,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识,感谢她为我们留下了这张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公园的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公园南门外,依然是大片的草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格林威治公园里拍下的画面:大名鼎鼎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被绿意盎然的大草坪所拥抱着。感觉这里的景致,实在是太美了,美的令人炫目。</p> <p class="ql-block">  <b>格林威治天文台 </b>位于格林威治公园的小山顶上。十五世纪初,为了监视和控制进入伦敦的舰船,英国的摄政王汉弗莱在这里建了一座瞭望塔。</p><p class="ql-block"> 1675年,查理二世将瞭望塔改建成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  1674年,乔纳·摩里爵士向国王查理二世提议,应该建设一个天文台。因为,十七世纪的英国航海事业获得空前发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确的经度指示。</p><p class="ql-block"> 设计师克里斯托弗·雷恩提议将天文台建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园瞭望塔的位址上。理由是这里的环境好,利于天文观测,离伦敦城又不远,便于在此工作的科学家和伦敦的同行信息交流。雷恩的建议最终为国王采纳,皇家的宅邸让位于科学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1675年国王查理二世任命约翰·弗兰斯蒂德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园里的山坡上建造天文台。还专门设立了皇家天文学家的职位,由约翰·弗兰斯蒂德担任。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格林威治的天文学家们掌握了主要天体的准确位置和运行规律,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海图。格林威治天文台因为领先掌控了经度的计算,从而把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锁定在自己的天文台上。</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得海运更加快捷和高效,成为海运的黄金时代。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台,设定了自己的经线,这使世界上同时存在了多条经线,给国家间的贸易交流和世界航海、大地测量,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英国确立经线的时间最早,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船只,采用了格林威治经线。</p> <p class="ql-block">  1884年6月,全球25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将通过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经线,定为全球的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以此作为地球经度的起点,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各为180度。也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自此格林威治天文台以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理经度的起点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1924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第一次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太空播发时间信号,使全世界的无线电听众可以据此校正钟表。</p> <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不锈钢嵌入在地面的大理石中,这就是闻名世界的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p><p class="ql-block"> 格林威治的本初子午线,从北极开始,经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多哥和加纳共8个国家,然后直至南极。“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因此“子午线”就是从北到南的经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0度经线,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向东称为东经,即东半球;向西称西经,即西半球。</p><p class="ql-block"> 本初子午线从院子里延伸了出来。我们双脚分别踩在这条线的东西两边,就是分别踩在了东半球和西半球上,多么的难得,多么的有趣。</p> <p class="ql-block">  <b>谢泼德门钟</b> 镶嵌在天文台大门外的砖墙上,这是1852年由查尔斯·谢泼德制造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时钟。</p><p class="ql-block"> 这座钟是早期的电子钟范本,由天文台内的一个主钟,传送电子脉冲到这个钟,控制它的运转。和普通钟一天转两圈不同的是,它一天转一圈。它所指示的时间,就是全球通用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时至今日,全世界的时间,还是以此钟为准。</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是看手机上时间的,所以不用对表,但还是真诚地向曾经在此,为人类进步而付出心血的科学家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这座宏伟的洋葱穹顶,是天文台的主楼。洋葱头穹顶是能开合的,里面安放着一台1893年建成的28英寸的格林威治折射望远镜,这是那时英国同类望远镜中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也是世界第七大望远镜,一直被用于天体观测,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退休。</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格林威治第一任台长弗拉姆斯蒂德对天文学和航海的重要贡献,格林威治天文台被命名为弗拉姆斯特大厦‌。</p><p class="ql-block"> 在弗拉姆斯蒂德大厦顶端,是号称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计时器 -- 1833年建造的<b>格林威治时间球</b>。这个红色的球,每天中午12点55分开始上升,3分钟后登顶,两分钟后,也就是下午一点准时落下,供附近的人们校正时间。190年来持续未断。</p> <p class="ql-block">  二战后伦敦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城市,空气污染,夜晚的灯光干扰,对观测星空有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1948年,天文台被迁到了观测条件更好的英国东南沿海的赫斯特蒙苏堡,但仍保留着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天文台迁走后,这里成为了格林威治皇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名称,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 天文台的博物馆里,展示着大量丰富的天文历史资料。陈列着英国早期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天文时钟、天象图、航海地图,直径为2.49米的牛顿望远镜、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原子钟等设备。讲述着英国的科学家们如何在浩瀚的太空里找到地球的轨道,在茫茫的大海中定准自己的位置,在探索天体宇宙中走过的漫长道路…</p> <p class="ql-block">  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纬线——赤道,但没有天然的零度经线。因此零度经线只能从无数的经线中人为地选出一条。我们今天随意一瞥就能知道时间,打开手机GPS就可以使用卫星精准定位。离不开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它不仅是地理学和天文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导航和时间计量系统的基石。这是英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格林威治天文台虽然地方不大,却因为是地球经度的起点和世界时区的起点而名扬天下。英王把英国第一个专为科学而建的建筑,立在自己宫殿的后花园里,是多么的远见卓识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