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长征2364||总书记走进多彩贵州指示: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筑牢红色文化根基

紫秋

<p class="ql-block">【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364:</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3日星期天(北京霾/11℃至27℃)。春日里的黔贵大地,山花烂漫。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 </p><p class="ql-block">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p><p class="ql-block"><b> 一、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让乡村旅游更加兴旺。</b></p><p class="ql-block"><b> </b>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p><p class="ql-block"><b> 二、筑牢红色文化根基 赋能品质旅游新发展。</b></p><p class="ql-block">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红军长征之时,在贵州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近年来,贵州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p><p class="ql-block"><b> 三、深化文旅体融合 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b>用好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天眼”两大世界级IP,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策划举办好文体旅融合新“四季篇章”活动,精研“四季产品”、强化“四季营销”、实现“四季联动”,推动黔南旅游从生态观光向深度度假转变。</p><p class="ql-block"><b> 四、全面讲好贵州故事 擦亮文旅新品牌。</b></p><p class="ql-block"><b> </b>继续办好“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文体旅活动,鼓励各地策划举办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统筹流量IP推出红色文化之旅、阳明文化研学之旅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歌声去旅行”等主题游线。</p><p class="ql-block"><b> </b> 在信团鼓楼,习近平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亲切交流。看到侗寨保护得这么好,侗族群众生活幸福,感到很欣慰。他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乡亲们齐声高唱《侗歌声声唱给党》,热情欢送总书记。歌声悠扬,在村寨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文旅新长征,我们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资信/媒体驿站,编撰/紫秋)</p> <div>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和省长李炳军陪同下,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div><div><br></div><div>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在寨门口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div>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寨门口向身着民族盛装欢迎的村民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br><br>17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寨门口,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唱起侗族大歌欢迎总书记。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听取侗族大歌的艺术起源、曲调特点、演唱形式等方面介绍。随后,沿着村寨路道察看侗寨风貌和旅游商铺,不时驻足与店主、游客、村民互动交谈。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他详细了解侗族历史、风俗和服饰、建筑等特色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他观看蜡染工艺流程,对蜡染合作社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运营理念给予肯定。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在信团鼓楼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br><br>从鼓楼起身,村民们纷纷簇拥过来,热烈鼓掌,高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高兴地回应说,侗族人民朴实、勤劳、有文化、有智慧,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离开侗寨时,侗族群众深情地唱起《侗歌声声唱给党》,表达对总书记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习近平频频挥手,同乡亲们道别。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结束时,同乡亲们挥手道别。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18日上午,习近平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贵州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br><br>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要保持定力和耐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br><br>习近平强调,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br><br>习近平指出,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要建立统一监测、分类帮扶机制,把民生底线兜牢。<br><br>习近平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br><br>习近平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要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br><br>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陪同考察。<br><br>何立峰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3月21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部署校(院、团)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化公益主编</h3> 中华榜样文化大使紫秋简介。<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