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本篇,自然国地给你补充下黄宗昌的《崂山志》未包含的崂山“十二景“即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 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等。第(11)个是“岩瀑潮音”景象所在的北九水景区靛缸湾。为了详实,自然国地整理了前年和好友一同去北九水的照片,与您共享。</p> 崂山是青岛的海上名山、道教圣地,主峰巨峰又名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第一高峰,东、南两侧临海,面积广阔占地446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怪石嶙峋。景区集登山健身、休闲养生、观景摄影、拜佛祈福于一体,分巨峰线、太清线、九水线、仰口线、华严线5条独立线路,互不相通。崂山有四大瀑布,其一为潮音瀑,位于5A景区崂山中的九水线。 九水线是沿溪流而上的平缓登山路,以温婉柔美、清雅俊秀的潭湾溪流风光著称,占据崂山十二景中的3处,由外九水、登山路、沿溪山路3部分组成,整体是环形路可全程不走回头路。因崂山南麓也有“南九水”,故当地通常称九水景区为“北九水”,以便与“南九水”区分,而北九水拐的18道弯形成18潭,都有各自的美名。 北九水又分为“外九水”和“内九水”,后者是精华,历史上留有李白、朱德、叶恭绰、郁达夫等名人足迹。 沿着指示,一直爬,一路山山水水。九水18潭,风景特别的美。到头就能看到潮音瀑了。尤其是下过雨之后。景色非常的美。北九水景区也是崂山所有景区里面,最原始的一个景区,因为,没有索道,只能自己徒步,沿着指示,一路山水,美景多多! 九水桥,就是“外九水”的末端,也是内九水的开始。一水、二水处山坳中,潭水宽阔,波光粼粼,游鱼嬉戏于清流之中,使深山幽谷倍增情趣。一水附近的至柔潭,潭水平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翠玉,至柔至美;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位于内二水之内。内九水流下,遇峰、崖、屏、嶂必折,折必弯,弯必漩,漩处涌一潭澄水,这就组成了“九水十八潭”。 三水西边石壁上有诗刻《鹰窠涧》,诗为清代胶州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先生所作,诗刻通篇高4米,古代竹简书。1980年秋由书法家钱君陶书,镌于三水巨石崮上,全文为:“峭壁千寻立,鹰窠识旧名。石花披锦烂,雪窦射云明。古鹤盘松下,仙葩匝地生。何当荷长铲,岩下㔉黄精。” 到了七水,向右走就是“冷翠峡”游览线路,其中起始的一段楼梯很是陡峭。到达山顶,看到一只石狮子和水坝,明显流露出笨拙的人工雕凿痕迹,与大自然的巧妙,形成显明对比。冷翠峡位于内七水,大小龙门之后,也叫“冷翠谷”。峡谷向南延伸得很远。多水季节,水从峡谷里流出来。因这里又是风口,山水奔腾,被风吹成水雾,所以也称“清风洒翠”。 过了八水,只闻水声哗哗,涧水奔涌回折,奇景叠出。还有不少瀑布悬挂山崖,其中以鱼鳞峡处最为精彩。鱼鳞峡双峰对峙,悬崖壁立,崖下小路仅通一人。从崖下仰望,危岩似堕,上下左右一定留意一面碰撞。出峡门,便进入宽阔青翠的金华谷,谷旁便是三折而下的潮音瀑,溅起层层浪花似鱼鳞一般,故又称鱼鳞瀑。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1931年沈鸿烈市长邀叶恭绰游此,因其声似潮涌,而题书"潮音瀑",遂以此为名。潮音瀑是内九水的尽处,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面岩石裂开如门,瀑布从中三折泻下。第一折西向,流长约6米,下注鼓腹状的石槽中。二折西北向,流长约5米,下注椭圆形之石缸内。三折最长约10米,西南向,下注直径20多米的池潭中,水色靛蓝,深难见底。 瀑布倾泻时,急流掠石,迸珠溅玉,如泛起层层鳞花,似扬起片片碎玉,故此瀑布古称为鱼鳞瀑或玉鳞瀑,但其声又如潮涌,又名潮音瀑。前者为观其形,后者为闻其声。此处飞瀑清潭, 谷壑幽邃, 凉气袭人,盛夏游此,分外惬意。靛缸湾北岸建一"仙舫",是为纪念在此与侵华日军作战而牺牲的崂山游击队的将士们。 潮音瀑位于景区终点的标志性景观,瀑水飞泻的声音犹如澎湃的潮水,所以被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岩瀑潮音”,也被誉为“崂山第一瀑”。枯水季节,瀑布显得温和优美;盛水季节,它奔腾澎湃,气势豪迈,声音好象滚滚的怒潮。瀑布下面的水潭,清澈见底,碧蓝如靛,称“靛缸湾”。瀑布的第二折,瀑水冲进一个深坑,再翻涌出来注入靛缸湾。据说,这个深坑通着东海。 黄苗子在游览北九水时,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诗: “游踪不到鱼鳞峡,不识崂山风景奇。三面苍崖萦碧树,千重涧水汇清溪。我初目眩疑迷幻,泉作琴音引梦思。觅句艰难终未惬,故应写出无声诗。”黄苗子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他在1981年夏天游览了青岛崂山,并在靛缸湾石壁留下了这首诗刻作品。另在双石屋村中巨石上石刻他书写的郁达夫一九三四年诗作。 黄苗子诗刻上面是座小巧玲珑的“ 观瀑亭”。站在那儿欣赏这幅大自然的画卷,体味着名人的诗篇,更会令你赏心悦目。观瀑亭建于西南崖巅,内设石桌、石凳,在舫与亭中凭眺危崖垂瀑,兴致无穷。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赞九水瀑布诗: "谷口销重重,攒天尽两峰。半空飞瀑布,一客拄长筇。洗净尘嚣耳,清浇磊块胸。悬流穿地底,下有老蛟龙。" 靛缸湾的水源源头,来自崂山海拔最高(1100米)的泉眼-天乙泉。2006年,景区修缮时对瀑布顶端进行改造,使瀑布水量大增。一般如果第一次来北九水景区,都会努力的向这个方向前进,一路山山水水,风景特别的优美!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在瀑布旁风景亭榭内点一壶崂山绿,听着水流声,品着茶,别有一番滋味。 <p class="ql-block"> 【后语】</p><p class="ql-block"> 黄宗昌所著的《崂山志》,未全包含进后评出的崂山“十二景“所在的巨峰、龙潭瀑、明霞洞、下宫、八仙墩、那罗延窟、白云洞、 上苑、华楼宫、北九水、靛缸湾、蔚竹庵等。志中,华楼山是明清必游风景区,因为彼时青岛、崂山都属即墨县管辖,游崂者大都从即墨城出发或归宿,其游览华楼是顺道;另外,游崂者有路到上苑,狮子峰“宾日”也是不可或缺的。</p> 本篇要说明,因明清时(尤指清朝乾隆年间前)北九水地儿没修道路,故难以游览北九水、潮音瀑、蔚竹庵,仅可游外九水;而黄御史《崂山志》提到的其他景点,基本属于倒塌的道观或寺庙或书院(如聚仙宫、黄石宫、海印寺、康城书院等),至今未修复本篇也不赘述。本章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后续由自然国地把相关故事捋顺与您来共享,敬请期待。 2025.03.23.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