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几天前,在涟源参加一场公益活动时,听说眉毛村塘湾里的一位八十多岁叔阿公高人元随儿子居住在娄底涟鑫佳苑 ,相隔我参会点不太远,因病缠身多年没有看到了。我心中顿时萌生探望之意。拨通他儿子的电话后,对方发来了位置,导航显示仅相隔30多公里,我便毫不犹豫地动身前往探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步入这个社区,映入眼帘的是社区宣传栏里挂满了各种内容。其中“好媳妇”“好母亲”等栏目尤为醒目,散发着温馨与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个好媳妇便是我要去探望的高人元叔阿公的儿媳妇。宣传栏里这样写着:在涟鑫佳苑小区4栋一单元,有这样一位充满孝心的媳妇,她叫王建军,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她的身上,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他们一家居住在涟鑫佳苑,家庭和睦,母慈子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随着公公年事渐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无法自理,就医也变得不便。于是,她毅然将公公接到身边悉心照料。一日三餐,她都亲手喂食;老人大小便失禁,她也毫无怨言地为他清洗身体、更换衣物,始终保持家中干净整洁,毫无异味。年复一年,她用耐心与细致托起了公公幸福的晚年,也为子女树立了孝敬长辈的榜样,更是涟鑫佳苑小区学习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建军本是眉毛村六组人,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老公在涟源连钢上班,属于半边户家庭。四年前为了小孩子读书便利及减少全家人的生活开支,在涟鑫佳苑小区买了套廉租房。买房后不久因公公生病便将老人接到身边治疗并细心照料。两年前元叔公因病情恶化导致有点痴呆并左边瘫痪,且失去了语言能力,全靠轮椅生存。我见到他老人家时眼睛呆呆傻傻,左手握差一沓纸巾,我问这是干什么,王建军对我说:“因为左边瘫痪,他的手掌无法张开,我怕他的掌心肌肉腐坏,就用这个方法预防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叫完一声元叔公后,没多少反应,经儿媳妇反复解说“这是我们塘湾里的康老师,她从安化来看您啦!您还认得她吗?”此刻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些似乎有些印象,但又无法完全认出的模样。一会儿,他老人家便微微点了点头。虽说他老人家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双眼角却注满了泪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晚饭时分,王建军首先为老人另外做好饭菜,细心地为老人喂饭,动作温柔而熟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或许是因情绪有些激动,老人不小心被食物呛到了,王建军连忙安抚,右手轻轻拍拍老人家的背部,确保他安然无恙才放下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虽说老公在相隔三十多公里的地方上班每天无法帮上忙,但老人家居住的整个房间被这个孝顺的媳妇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处处透露着生活的温暖与细心照料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准备离开时我又问王建军,将近三年了,你咋还是初心不改这样对待你的公公,她说:老师,他养了我老公的小,我们必须养他的老啊,再说,我在家如果不好好照顾他,我老公无心上班,那我们一家人又怎么生活!?是的,朴实无华的言行导致了这样的好媳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充满温情的社区里,王建军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和责任。她不仅为公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还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爱与和谐。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孝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王建军用她的坚持和爱心,为社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家庭的意义和责任的重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