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奉化,最初听说这个城市的名字,源于四十多年前高中老师给我们解读的《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中的一句:“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对于那封信,几十年来,时有忆起,偶尔还翻出细读。不夸张地说,我对文言文的喜好和廖先生的那封信不无关系,虽然这封信还不能算是文言,却饱含那种韵味,让人不忍释卷。我想,只要你读过这封信,就可能会对蒋氏家族在中国现代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及功过是非有一番深思。确切地说,就在那封信发出的时代,蒋公仍然还是国人心中的众矢之的,或者说,普通老百姓刚刚对蒋公对中国现代发展的付出,以及其家族的正面形象才有一定的了解和求证。几十年过去了,历史作证,“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如今我们已经无妨来谈论这些是非功过了。</p> <p class="ql-block"> 确切地说,就是到现在,奉化还不是一个城市,只是宁波的一个区,那时还叫县,但奉化这个地名很好听,似乎给人一种想象一种向往,虽未至,却有意而为之。去任何一座城市,多少都需要一点机会或理由。两年跑马拉松的经历,去过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城市,跑了二十场赛事,以跑带游,以跑会友,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运动加游乐的方式。两个月前奉化马拉松的报名一开启,第一时间就抢报,没想到的是,不到几分钟,四千个全马和七千个半马名额就抢报一空,我有幸抢到,而相约和我一起报名的其他三位跑友都没有抢到,可见其热度。</p> <p class="ql-block"> 奉化素称为“中国水蜜桃之乡”,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的季节,无疑会吸引众多的游客,而其马拉松自然就以桃花为主要元素。</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安庆到奉化并没有直达的动车,而且想着必须要去溪口的蒋氏故居一览,坐动车并不方便,能自驾过去肯定方便不少,正好侄子在绍兴,于是就坐动车到绍兴,再开侄子的车子去奉化。而且还有两位本家的兄弟也在绍兴,那就一起聚了一番,兄弟和侄子自然都非常盛情,无疑给我的奉化之行添了一抹彩。比赛的前一天一大早,就径直从绍兴驱车去了溪口。</p> <p class="ql-block"> 虽然蒋公是奉化人,可以理解的原因,奉化并没有也不合适打蒋公这张“牌”。同样可以理解的原因,在蒋公的出生地溪口却营造了比较浓重的蒋家“风味”,很多的门店都以“蒋”字作为招牌,虽然店老板可能也是蒋姓,但这一定不是主要原因。如今当地不少老百姓甚至地方政府都无疑利用这位老乡的“名气”来给自己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我就想,这些人只要上了一定的年纪,当年无疑都曾经在这位老乡的身上踩过一只脚的。然而,历史就是这样,成者为王败者寇,更何况此一时彼一时,历史永远是留给后人来写的。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蒋氏家族留下的各种建筑和文化元素。我一人独行,难以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真正内涵,仅走马观花,并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喜好留下几张照片而已,也算到此一游吧。</p> <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这些建筑绝大部分我想都是后来重建的,在那个“横扫一切”的年代,这些“罪恶”的东西能否留下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就不只在溪口了,中华大地这样的假文物是比比皆是的,不说别的,就连现在人们看到的清华园的牌坊也是如此而毁,20年后才重建的。但不管是真是假,毁已经毁了,能够重建对于被毁的文化而言也还算幸运吧,再过多少年也就成真文物了,但愿历史不要太多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被毁的清华园牌坊</p> <p class="ql-block"> 离开溪口,开车15公里即到我们的比赛起点和领取参赛包的奉化体育中心。不知道是奉化人民的热情还是哪一股热流飘过来了,这天的天气超出了这个季节的温和,而是异常的热,天气预报说明天的比赛日气温更高,最高达29度,这可是让所有跑者绝望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20天前在苏州参赛时,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种“热情”,最终铩羽而归,成绩离预想的差得很远,难道明天还要重演这样的“悲剧”?看过比赛的路径图,正好从我才去过的溪口镇的蒋氏故居绕一圈,而且从我开车到奉化的路上经过,这让我有了几分兴趣,似乎已经熟悉过赛道了,也许成绩会提高几秒钟,就算一种精神胜利法吧,管它呢。</p> <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比赛当日,一大早就是艳阳高照,看一眼都有几分发怵,7点钟的气温就有15度,已经到了跑马最适宜温度的上限,可这时还没起跑呢。马拉松比赛,最由不得我们的就是气温,但不管是高是低,那都是要跑的。</p> <p class="ql-block"> 每次比赛,我们都要提前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虽然每个人都想着PB(超过过去最好成绩),但不可能每次都能够实现,必须根据当次的赛道路况和天气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来权衡,进而确定一个合适的配速。我过去的最好成绩是3小时36分,从常规来说,今天的天气是不适合PB的。然而在我心里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就是什么时候突破330。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今天来试试?试试就是试试!那就按破330的配速每公里不超过4分59秒来跑。</p><p class="ql-block"> 说来非常巧,就在头一天晚上,似醒似梦的状态下,感觉自己正在比赛的跑道上,跑到了35公里,实际用时为2小时54分,我算了一下,按这个速度跑下去,最终的成绩就是328。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下醒了,最终有没有破330呢?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梦毕竟是梦,梦都是假的,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今天能否真的实现,我更不知道,我只知道靠的是两条腿不懈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确切地说,奉化的赛道也并不适合PB。一是弯道较多,也有一些缓坡;二是有些路面并不平整,柏油路面比较粗糙。就在溪口剡江上的一座桥的两端,还要上下多级台阶用铁板临时铺成的陡坡,当时我就想应该在这铁板上铺上一层地毯才好,这一段还有近两公里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时刻都要注意脚下的路面。</p><p class="ql-block"> 马拉松比赛讲究的就是节奏,一定要稳,由于一开始出发就按既定的配速跑的,就这样保持同样的节奏跑着跑着,也不知怎么回事,也就保持下来了。跑到十公里,气温可能有20多度了,大太阳如火一样地炙热着体表,体感温度更高,给自己降温是最大的问题,那就过每一个补给站时,抓一瓶水喝两口后简单粗暴的从头上往下浇,那种感觉那叫一个爽。这样就可以舒服一两公里,又到了下一个补给站,就这样的继续。等跑到半程,实际用时1小时44分,算一下没有超过破330的用时,除了热,身体没有什么其他的不适,感觉后半程应该不会大掉速的,即使破不了330,也应该能PB。就带着这样的期望,每一公里都关注实际用时,越跑越有底。等跑到35公里,实际用时还真的是2小时54分。难道昨晚的梦是彩排是灵念?我不知道,也许这叫意念吧。</p> <p class="ql-block"> 果然不愧为桃花之乡,城市的绿化带有桃花,出了城赛道两边更是处处都是盛开的桃花,漫山遍野。可以想象,奔跑在盛开的桃花之中,会给人一种忘记炎热忘记疲劳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让我感动的是一路多处给我们加油的加油站,后来据官方提供的资料,一共固定设置了87处这样的加油点,在几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他们不断地表演各种各样的锣鼓和歌舞。就在溪口镇,很多自发为我们提供加油服务的老百姓,在家门口拿出自家的矿泉水,还有一些当地特色的蒸好的芋艿头和其他食品放在路边为我们取用。全程每隔一百米就有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站在路边为我们提供各种保障服务。我一一给他们点赞,他们同样给我以回赞,没有这样的鼓励,我们跑动的激情无疑会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跑着跑着,一公里一公里的接近终点,等最终跑进体育中心体育场,踏上鲜艳的彩色跑道,离拱门只有100米了,我如同征服了一场战争。等冲过拱门,看到拱门上显示的时间是3小时28分多一点,我确信这一次终于实现了心心念念已久的跑进330的目标!看手表显示为3:28:37,比我的过去最好成绩提高了7分多钟,而且实现了昨晚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手表的计时和显示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比赛次日收到成绩证书,我名列4000名全马跑者的286位,在所有男性跑者中排267,我超过了很多比我小30岁的跑友,在60岁以上年龄段我排第7位。虽然凭我的能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出获奖的名次,但有这样的进步和成绩我非常的开心,起码说明我是健康的,更是快乐的。</p> <p class="ql-block"> 奉化,四十多年前一点点淡淡的记忆,对我却又是一无所知的城市,今天我终于来到了你的怀抱,你让我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谢谢你!</p><p class="ql-block"> 等我离开的时候,不觉又想到了廖先生的那封信,我想蒋经国先生当年一定看过那封信了,不然可能不会在几年后就开放老兵探亲和两岸“三通”的,但这封信中最重要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场还没有跑完的“马拉松”,相信一定会早日到达终点的。</p><p class="ql-block"> “廖廓海天,不归何待?”</p><p class="ql-block"> 后注:此文稿虽言跑马,可更多的文字却在言他,是为《侧记》。</p> <p class="ql-block">回家才发现,热情的奉化发给我两块奖牌</p> <p class="ql-block">后记:为了检验我的续航能力,比赛的第二天早上,又来了一个10公里,这是我20次比赛后的次日第一次跑步,感觉并没有特别的异常。说明这匹老马还有一定的潜力,那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有待一周后的嘉兴见!</p><p class="ql-block"> 马拉松,永远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