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福建新四军历史场馆概览

红军村

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龙岩市东肖龙泉村仕峰厝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东肖龙泉村仕峰厝 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仕峰厝旧址)位于龙岩市东肖镇龙泉村。仕峰厝,陈姓民居,建于清同治年间,坐东朝西,为三厅二厢房土木构平房建筑,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围墙、灰坪、前厅、天井、中厅(正厅)、廊道、后厅及左右厢房,整座房屋有6大、小厅堂30个房间,5个回廊,6个天井。大门朝南,抬梁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右侧有1口井。后面还有个半月形一米高的石围墙。后院还留下抗日标语“反对在抗战中任何动摇妥协!铲除汉奸亲日派及托派匪徒”。1938年1月,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部、政治部设于此。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罗忠毅、王集成等居住于此。旧址内陈列新四军第2支队在大江南北抗战历史。<br> 1938 年 1 月10 日,中共闽粤赣省委派谭震林赴南昌新四军军部汇报请示工作,接受关防命令。谭震林返回后,根据新四军军部指示,于 28 日在龙岩白土宣布成立新四军第2支队。第2支队由闽西、闽粤边、闽赣边红军 游击队组成,共 2000 余人。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谭震林(到达皖南岩寺后为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邓子恢调任军政治部副主任。方方另有任用。 随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率闽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开赴龙岩白土集 结待命。与此同时,闽粤边的闽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和闽赣边的(长)汀 瑞(金)游击队也相继到达白土会合。各部队会师后,正式颁布了改编为新四军的命令,调整了干部,成立了第2支队司令部。支队下辖第 3、第 4 两个团。第 3 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第 4 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2 月20 日,新四军军部命令江南所属各部立即开赴安徽歙县岩寺集中。27 日,新四军第2支队以及各界代表和当地群众6000余人在白土镇广场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第2支队指战员发表了《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与当地父老及各界人士洒泪而别。第2支队还在龙岩白土设立新四军第2支队留守处,主任谢育才,副主任魏金水,处理后方一切事宜。3 月 1 日,第2支队从白土出发北上抗日,随即投身于抗日战争中。<br> 仕峰厝是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从事革命活动和是新四军第2支队组建的重要历史见证。它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龙岩市党史教育基地等。 叶飞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题词:新四军是抗日铁军 新四军第二支队旧址 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旧居 新四军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集成旧居 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 新四军第2支队参谋长罗忠毅 新四军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长团长黄火星 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团长卢胜 1938年2月,新四军第2支队集中出发地龙岩县白土的红场 1938年2月,新四军第2支队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 1938年2月,张云逸(中)、张鼎丞(左)、卢胜在龙岩合影 1938年2月27日,新四军第2支队在龙岩县东肖白土举行抗日誓师大会。主席台站立者为邓子恢 1938年3月14日,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谭震林签发的领取军需物资的护照和新四军军部颁发的证明书 1938年4月,回国参加新四军第2支队的部分华侨青年和其他同志在皖南合影。前排左起:1苏青、2张声良、3陈新;中排左起:1郑克、2马松、3林德、4姚念、5陈虹、6唐民;后排左起:3陈恵、4王同来、5庄江生、6陈宣、7梁国斌。 1938年4月,随新四军第2支队到达皖南的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组成的新四军军乐队在新四军军部合影 1938年4月,新四军第2支队在皖南岩寺集结,进行战前整训。 1938年5月20日,新四军第2支队答谢闽西南群众慰劳的公开信 1938年7月1日夜,新四军第2支队突袭宁沪铁路上的新丰车站,全歼日军40余人。图为当时的有关报道。 1938年11月,新四军第2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彭冲在江苏高淳开展抗日活动。图为与战友合影,左起陈松茂、彭冲、许彧青、李道明 1938年7月,新四军第2支队在苏南地区缴获日军的部分战利品 1938年12月,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给闽西南父老乡亲的信 新四军第2支队印发的木刻宣传画《坚持敌后抗战收复失地》等 新四军第2支队印发的木刻宣传画《新四军是抗日的先锋队》 1939年,新四军第2支队领导人与机关干部合影。左起:王集成、张开荆(作战科长)、粟裕、罗忠毅、罗化成(政治部副主任)、王绍杰、傅狂波(侦察科长)、罗桂华(组织科长)、蓝荣玉(保卫科长) 1939年,新四军第2支队部分领导人合影。左起:粟裕、罗忠毅、罗化成、王集成 1939年,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第一排左3)、副司令员粟裕(后排右5)在皖南新四军军部留影 1939年,新四军第一次党代会主席团成员:前排左起:陈毅、袁国平、项英、周子昆、邱一涵、李坚贞、傅秋涛(8)等;后排左起:谭震林、李子芳、曾山、卢胜(5)、黄火星(7)等 1939年6月4日,新四军教导总队第3期第9队(高级干部队)合影。第4排右起3卢胜、5王直 1939年10月13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政治处工作人员在云岭合影。左4为王直 1939年10月新四军教导总队第9队学员在皖南合影。第1排左起:熊兆仁(4);第2排左起:林如成(2)、黄玉庭(3)、王直(4)、王胜(5);第3排左起:廖海涛(4)、林开凤(5)、邱子华(6);第4排左起:蓝荣玉(1)、张雍耿(4)、罗桂华(5) 1939年春,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到皖南视察新四军工作,与新四军军部部分领导人合影。左起:李一氓、袁国平、粟裕、陈毅、王集成、周恩来、邓子恢、项英 1939年1月,新四军第2支队在溧阳集训。 1939年1月21日4时,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向日军芜湖机场附近官徒门据点突然发起攻击,毙伤伪军70余人,俘虏40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机枪3挺。这次战斗是新四军首次长途奔袭取得的胜利。 图为1939年3月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第7、第8连在溧水洪蓝埠战斗前合影 1939年6月5日,新四军第2支队教导队第5期学员毕业时合影。 1939年9月,在溧阳江南指挥部新四军第2支队教导大队第6期(连以上干部)开学典礼合影。 1939年10月12日,张鼎丞在新四军成立一周年时为新四军《抗敌报》负责人马宁题词。 新四军《抗敌报》 1939年10月,陶勇、卢胜率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团部和第2营北渡长江,改编为苏皖支队,在扬州、六合地区开辟新区,建立发展苏北的桥头堡。图为苏皖支队部分领导干部合影。前排左起卢胜(政委)、吴载文(政治部主任)、姜生(营政委)、邱相田(组织部长)、朱传宝(营长)。 新四军苏皖支队(第2支队)东进黄桥 1940年4月,新四军新2支队副司令员廖海涛(中)、参谋长王胜(右)、第4团政委钟国楚在溧阳塘马留影 1940年5月,贺敏学、王微明、马步英等在溧阳水西村留影 1940年初,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部分干部合影。前排左起:曾山、陈毅、刘炎、罗化成。2排左起:叶飞、何克希、彭柏山、罗忠毅、粟裕、3排左起:钟期光、刘培善、吴仲超等 新四军新2支队在苏南为群众修盖被敌人烧毁的房屋 1940年9月27日,新四军新2支队在茅山西暘纪念国际青年节 1940年,张鼎丞在延安 1940年,张鼎丞在延安向党中央汇报《闽粤赣边党的工作总结》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