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接触电脑,至今已经30余年,我仍然是一知半解的门外汉,是地道的“菜鸟”。</b></p> <p class="ql-block"><b>我使用过的计算机:右为90年代使用的NEC;中为2008年购置的华硕;左为6年前使用的二手机联想</b></p> <p class="ql-block"><b>正在使用的戴尔Windows10</b></p> <p class="ql-block"><b> 92年我从系里调图书馆工作不久,碰上一件好事:金坛市一位领导,来图书馆参观,问我有什么困难?我坦率回答:“缺钱”,他临走时告诉我,支持图书馆50000元。</b></p><p class="ql-block"><b> 对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惊喜之余也很犯难,区区50000元怎么用?我建议用来搞微机化管理,得到姬校长批准。其时省内才有部份高校用电脑管理图书,校内也只有财务处使用电脑,于是我有了接触电脑的机会,馆里买了六台286,在南京邮电学院图书馆帮助下,全馆人员暑假加班,突击加工建了20000册图书的数据库(简),建成馆内的局域网,实现流通、检索、查询、采编等自动化,于是我对电脑神奇的作用有了感性认识,因我是"懒馆长",只动嘴,不动手,不用脑,当馆内的同仁纷纷考上证书时,我仍然是“电脑盲”。</b></p> <p class="ql-block"><b>我工作的图书馆</b></p> <p class="ql-block"><b>286台式电脑</b></p> <p class="ql-block"><b> 两年后孩子从国外带回一台NEC二手笔记本,并装上MSN的软件和视频,拨号上网就可以面对面地通话,既大大节省了国际长途电话费,还可以看到他的形象和居住环境,孩子把操作方法写下来,我按程序操作,用得还算得心应手.</b></p> <p class="ql-block"><b> 90年代末我在江苏公安专科学校退休,去三江学院兼课,领导要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学会制作电子教案(课件),上课时既有备课本,又有U盘, 授课提纲、补充资料、图表等看屏幕, 即兴发挥用板书,学生反映这样搭配,效果不错 ,自觉黑板字写得凑乎,学生看看我的板书也许是一种享受,在这期间我还掌握发电邮,传试卷,在网上登录成绩等方法。制作课件的能力后来在江苏警院作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给学警开讲座还用上了。</b></p> <p class="ql-block"><b>在三江学院兼课</b></p> <p class="ql-block"><b>课件:铸魂 砺剑 筑梦——谈公安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p> <p class="ql-block"><b> 2007年买了昆山花桥的房子,下半年就看到社区有论坛,起初只是”潜水”,坛上信息很多,很热闹,终于按耐不住,登录后,也在论坛上参与说三道四,还开了博客,这是我在自媒体时代第一次在网络公开发言,不久版主建议我自荐版主,我说老了,又不懂电脑 ,这是真心话,当时我连可以修改自己的帖子都不知道,一次发现自己的帖子有错误,半夜起来发帖更正,被细心的版主发现了,在他指导下,我才学会用”编辑”改帖,后来我在搜房网博客访问人数超百万,有的被版主定为“精华帖”。</b></p> <p class="ql-block"><b>在家园论坛发帖点击量超1000000</b></p> <p class="ql-block"><b>精华帖</b></p> <p class="ql-block"><b> 老同事高建平欲在国外华文报纸发我的《教海拾贝》,要配老照片,好不容易请摄影教研室的王皓阳老师把20多张老照片做成电子版,但如何发?不得不拿起电话请教,图书馆的小蓓老师一边说,我一边点鼠标,才把照片传出去。后来我买了扫描仪,现在能熟练将纸质照片加工为电子版,再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处理后,用电邮或微信发出去了。趁热打铁,为了纪念金婚,利用扫描仪将几十年的相片扫了一遍,编了电子相册,永久留存。</b></p> <p class="ql-block"><b>文中插图是自己拍摄加工,用电邮发出的</b></p> <p class="ql-block"><b>文中照片是皓阳老师加工,小蓓老师指导我发的,报纸刊用的</b></p> <p class="ql-block"><b>自己添置LA2800-Panel v2.0扫描仪</b></p> <p class="ql-block"><b>用扫描仪制作的电子相册</b></p> <p class="ql-block"><b> 老伴不会骑自行车,在家我是外勤。由于工资不断增加,有了几个小钱,理财大事归我管,以前步行或骑自行车跑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后,点鼠标就能转账,购理财,网上购物,买火车、飞机票便不在话下,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互联网的便捷,有享受现代科技的幸福感!</b></p> <p class="ql-block"><b> 10来年前,我添了智能手机,又玩起了微信,有了电脑的基础,学得比较快,会发帖子,抢红包,发红包,微信转账,发定位。开通了手机银行,捆绑银行卡,用扫码购物,外出再也不带钱包,我还学会了编电子相册“小年糕”,用"美图秀秀"美化照片。</b></p><p class="ql-block"><b> 孙光老师又教我学会了用“美篇”发文章和照片。我的微信也有了电脑版,实现了手机和笔记本互通。</b></p> <p class="ql-block"><b>在美篇发文282篇,读者115万</b></p> <p class="ql-block"><b> 无论使用手机或电脑,经常会遇到困难,我一般通过查百度解决,碰到英语我便记下来,依葫芦画瓢,有时也能顺利过关,前几天,word打不开,用此法竟成功解决了,很有点成就感。遇到大问题我也去过珠江路请专业人士修理。几年前在上海,老伴微信出了点问题,我不懂装懂,七搞八搞竟回到了出厂时的装置,微信没了,一筹莫展,只得找华为售后服务,等了两个小时,才恢复微信,但丢掉了些数据,后悔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我之所以有今天的“菜鸟”水平 ,要感谢黄步根教授和谭荣銓主任,他们是我的启蒙老师,使用电脑初期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不光电话答疑解难,有时他们还上门指导,特别是黄老师,开始求教时,他还是年轻人,后来他成了教授了,忙了,我电话求助,他总说:“我一会来”,令我十分感动!</b></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我在上海闵行区红松东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听手机课,又下载了DeepSeek,不仅会查资料(与百度相比,优点是没有广告)我还会请它帮我写文章,最近我写了《逛万象城》,用DeepSeek也写了一篇,它的辞藻华丽,有现代感,但没有我的亲眼所见,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我还是用自己写的发了美篇,成了“精选”美文,已有5797位读者阅读。</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5797位读者</b></p> <p class="ql-block"><b> 昨天又下载了“豆包”,将1962年1张残缺的照片修补好了!这是我工作以后在铜山师范教的第一批学生,因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6月学校解散,学生回家,是全班女同学邀我(班主任)和班长拍的“分别纪念照”,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些朴实勤奋农村的女孩子。</b></p> <p class="ql-block"><b>AI工具 ,可用于学习答疑、生成文案、翻译、代码建议等</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残缺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修补好了</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AI时代,我毕竟是“80后”,知识结构有缺陷,学不会,跟不上了!但是活着就得学,我决心边学边等,也许我能等到那个造汽车的马斯克把人机接口技术整好了,我脑子里安上芯片,就可以随心所欲,成了电脑达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