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子弹壳做摔炮

安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安平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18476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厦门念小学时,同学们有许多自制的玩具,玩起来乐趣无穷。这里介绍一种我们用子弹壳做的摔炮。</p><p class="ql-block"> 那时厦门是海防前线,子弹壳来源很多。解放军和民兵经常打靶训练,孩子们就去靶场搜集弹壳,或向少先队的解放军辅导员讨要,或用玩具与其他孩子交换。我们将一枚步枪子弹壳锯断,留下面半截,然后将旧锡牙膏皮放进去,放在煤火上融化。当时的牙膏皮大都是锡制的,可以卖废品换钱,后来才改为铝皮或塑料皮。</p> <p class="ql-block">  锡牙膏皮的熔点较低,在煤火上很快就烧成液态,我们用一根尖头磨秃的铁钉趁热插在熔化的弹壳锡浆中间,冷却后形成一个小洞,与铁钉的尖头配套。然后在铁钉上绑皮筋,将钉子插入锡洞,用皮筋固定在子弹壳上面,利用原来弹壳下部的凹圈,用铁丝捆上一圈布条,这样一个摔炮就制成了(下图)。</p> 我们将火柴头上的火药抠下,放在子弹壳里的锡洞里,然后把铁钉插上去固定,抓住布条往天上一扔,掉下来铁钉大头朝下,摔在地面上,撞击到锡洞里的火药,就会像爆竹一样“啪〞的响一声。当时买一盒火柴(下面火柴图源自网络),只花我们两分零钱,里面有近百根火柴可用,每次只用一根火柴,十分经济实惠,同学们竞相制作玩耍,其乐无比。 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火柴药会把子弹壳里的锡洞炸得越来越大,铁钉插入其中不易固定,扔到天上火柴药会散失,因此我们还须将子弹壳重新拿到煤火上,添加锡牙膏皮,补上锡洞,修好后才能继续玩耍。 <p class="ql-block">  北方孩子还玩另外一种子弹壳做的摔炮(下图,源自网络),是在子弹壳下部锯出一个孔,可放进一粒发令纸的砸炮,从前面塞进一个子弹头,然后把子弹壳的口缩小,让子弹头掉不出来,在子弹壳小头绑上布条,往天上一扔,掉到地上,子弹头砸到弹壳里面的砸炮,也会响一声。</p> 但是发令纸砸炮(下图,源自网络)比火柴贵,一张50粒或100粒也要五分或一毛钱,不如用火柴实惠。这一种用发令纸的子弹壳摔炮我没有做过,是在网上看到的,顺便也介绍一下。 我们玩子弹壳摔炮已过去六十多年,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大都没玩过,所以我把它的制作方法介绍给读者,有兴趣的可以试一下。